首页 昌邑历史人物 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州官——姜焯

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州官——姜焯

姜焯(1658—1744),字曦陆,山东莱州昌邑(今潍坊昌邑市)人。自幼聪颖好学,17岁为廪贡生,不久出任济南府陵邑训导,后任广东感恩县知县,继而摄理崖州、署理昌化,因政绩突出,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徐州知州。姜焯在徐执政10年,善政多端,至今胜迹遍布徐州城乡。

姜公亭位于徐州云龙山首节大士岩北侧,徐州人为纪念姜焯所建。

一、注重教育。姜焯常说:“富而后教,守土者之责也。”他任徐州知州期间,“教善兼施,家给户饶,孝弟力田之风骎骎近古。”
1、整修学宫。学宫,又称孔庙或黉学,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地和传道授业的地方。学宫以儒学为宗,学校与庙祀并存,尊儒重道成为办学的宗旨,故有“因学以立庙,后乃附庙而于学”之说。康熙五十一年(1712)夏,姜焯刚到徐州任职,即到学宫拜谒孔圣人。当他看到学宫“木质败残,颓然将速坏”的情景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当时就想着手整修,但考虑到徐州连年饥馑,“士困民贫”,于是便决定先从减轻税役入手,鼓励士民发展生产。经过5年的努力,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徐州终于出现了“小民安宅,里宁丰稔”的富足景象。这时姜焯才决定本着“缺者补之,敝者葺之,未有者增置之,未合于制度者变易而更张之”的原则,对徐州学宫进行全面整修改造。
首修大成殿,除增正殿腰墙、辟门者二之外,还新建两庑、扩建月台。次凿泮池,池上横跨3条石梁通道,池水清澈,呈现“澄潭映月,朗若冰壶”的奇特景观。继而易木为石,改建棂星门。在改建过程中,需要一块长7尺的石梁,但寻找两个月却未能得到。正当姜焯焦急之际,忽听石工报告,寻到一逾丈长石,心里转急为喜,连说这是上苍相助啊!据说,当年徐州学宫共有廪膳生、增广生各40名,岁考生、科考学生各20名。学宫重新整修后,学习环境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正如李蟠在《郡侯姜公重修学宫记》中所说:“今学校日兴,人材倍出,以科第了落之乡,忽化为冠裳辐辏之地,其大有造于徐人者,岂浅鲜哉!”
2、创建尊经阁。姜焯认为,六经皆圣人手定之书,万世之人无不尊而奉之。一般州府均建尊经阁,用来藏圣人经书,而徐州却缺此阁,这让姜焯感到十分不安。所以在整修完学宫之后,他就对徐州的士民们说:“士不通经,不适于用之。将欲辟明圣学,昭示来兹,不至于蔑古而荒经,则斯阁不可以不建。”于是便在学宫的明伦堂之后,辟地筑基,兴建尊经阁。新建的尊经阁长61.5尺,宽29尺,高41,5尺,形体高大,状如飞鸟,俨然城中一景。故有人为文曰:“登斯阁也,山川在抱,烟火万家,羽、筝、弦诵之声,达于远近,徐土之风蒸蒸日上。”
3、兴办义学。义学是我国古代一种免费的启蒙教育机构,所需费用主要来自官府、学田地租和社会捐奉。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姜焯在广东感恩县任知县时就曾捐俸建造学宫,并在学宫兼设义学,聘请廪生曹相鼎为师,先后教授学生40多名。康熙四十四年(1705),姜焯在感恩县再建义学一所,前后两排共6间教室,俸请廪生麦穗授课。姜焯将在感恩县创办义学的经验带到徐州,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云龙山麓“阀土建堂数间,为饮射读书之地。”并聘请德高望众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师,为城中有意读书的青年讲诗说礼。其间,老师还常将学生的答卷送给姜焯审阅,每当这时他总是卷卷必阅,阅必有评有批,令师生们深受鼓舞。姜焯还按照“闾有塾,党有痒,州有序”的古训,要求城乡各地创办义学。为了支撑义学能够长久兴办下去,他亲自谋划,置办学田教顷。一时间,徐州大地谈经论道的人越来越多,朗朗的读书声处处可闻。正如李蟠在《书院义学记》中所说:“比晨夕鼓箧匡坐谈经,负笈从游者,日益众,弦诵之声闻于远迩……学校兴而风俗日上,人才蔚起而已哉。”
有关资料显示,在姜焯执政徐州的10年间,共有7人考取文武进士、36人考取文武举人,分别占康熙王朝60年徐州进士、举人总数的近三成和四成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二、保护名胜古迹。姜焯对徐州的名胜古迹十分关注,做了许多相关的保护工作。

放鹤亭
1、重修放鹤亭。放鹤亭本是著名隐士张天骥居住的草堂,位于云龙山西麓。熙宁十年(1077)秋,草堂被洪水淹没,第二年春张氏又在山坡较高处构筑新的宅舍,躬耕善亲,饲鹤为乐。当苏轼应邀前去造访时,对其新居动人的放鹤图卷极为羡慕,于是便写下了著名的《放鹤亭记》,自此张氏的新居便名曰“放鹤亭”了。放鹤亭是徐州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后人咏叹此亭诗词联语多不胜数。随着时间的流逝,放鹤亭屡屡圮毁,但又屡屡重修。到姜焯任徐州知州时,他觉得又该重修了,于是就“鸠工庀材,亲临亭上,缺者补,隘者宽,败者更,欹者正。”经过一番整修之后,飞檐广厦的放鹤亭又焕然一新了。
2、整修逍遥堂。逍遥堂原是苏轼在徐州任职时居住的地方,其弟苏辙来徐时亦宿于此,并各有诗作记之,因此逍遥堂也是徐州有名的古迹。道光本《徐州府志》是这样记载逍遥堂的:“宋苏轼建,在府治内,久圮。苏公自书额,无存。清知州孔毓珣重建,亦圮。”姜焯任徐州知州后,即捐俸将逍遥堂改建成草堂,取名“来鹤轩”,并自题《来鹤轩小记》:“今年秋麦菽皆稔,民无莱色,乃蓄俸钱募入,砍茅市木,舁山废石,为屋数楹……工始兴时,有野鹤自空中来,驯绕阶除,依予不去。因怜而恭之,屋成用以名轩。”
3、续修黄楼。黄楼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兴建的,是名扬天下的历史名楼。苏轼所建的黄楼一直保存到金代末年,元明之际相继迁到城北隅和黄河南岸,清顺治十一年(1654)徐属河务同知魏裔鲁重建。68年后的1722年姜焯续修,使这座著名的历史名楼继续保存下来。正如清代徐州河务兵备道吴善所言:“自古胜迹之传,皆以人重,贤士大夫有足表见于当世……人常求其址于荒烟蔓草间,或踵而作焉,以存其旧。”

三、建设大士岩寺。姜焯知识渊博,善于思考,借助重修放鹤亭所发现的一块巨石,兴建大士岩寺,作起了宣传佛教文化的大文章,同时将苏轼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徐州的一大文化亮点。姜焯建设大士岩寺主要搞了以下几项工程:
1、雕凿观音大士像。为保护刚刚重修一新的放鹤亭,姜焯又组织人力在放鹤亭西侧建设僧房。凯料刚刚动工不久,就发现了一长约8丈的天然巨石。见此状,姜焯大喜,于是命雕工仿照山下黄茅冈唐吴道子所作观音石碑画像雕凿成“送子观音”,像外刻神龛。更可喜的是,雕工在雕凿观音像的过程中,石身中蓦然显现一道天然白纹,而且恰处观音神像腰间,状若飘带,令石像更加神态逸然,雍容华贵,故人们又称其为“玉带观音”。为保护观音石像,经过一番筹划,姜焯又命依山势兴建圆通宝殿。殿内石牌坊横额刻“普陀一支,徐州知州姜焯建”。石像前的石柱上刻有乾隆亲笔楹联一副,上联为“慈云无住庄严相”,下联是“法雨常飞清净身”。石柱一侧另有一副“送子”楹联,上联是“我本是一片婆心送个孩儿与汝”,下联为“你须行百般好事积些阴骘与他”。
2、新建试衣亭和送晖亭。康熙六十年(1721),姜焯依据苏轼“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的诗句,建造了试衣和送晖两亭。试衣亭为卷棚式屋顶,送晖亭为硬山式屋顶,两亭均呈方形,均有开启式的轩窗,进深皆为7.5米。试衣亭内的墙壁上镶嵌古碑数方,其中乾隆皇帝御书“试衣亭诗辩碑”和诗后跋文最为著名。送晖亭内存有状元李蟠康熙五十七年(1718)撰书的《郡侯姜公重修学宫记》碑和《并建尊经阁记》碑。
3、建造鼓亭和钟亭。两亭均用石材构筑,四角飞檐。鼓亭的横眉间刻有“康熙六十年知州姜焯建”字样,石柱上还刻楹联曰:“翠草黄苍圆色相,清池皓月净禅心。”钟亭横眉间亦刻“康熙六十年知州姜焯建”字样,石柱上留有道光年间王廷彦的楹联:“云山怀旧泽,风日忆当年。”王廷彦为浙江钱塘人,其父王兆棠于乾隆末年任徐州知州。黄河大水之际,王兆棠日夜在北门外大堤巡视,见有渗漏处,即脱掉身上的衣物将其堵塞,避免了一场决堤大祸,对此百姓无不拍手称赞。当年王廷彦还是一个孩子,曾随父来过徐州,40年后的道光十二年(1832),王廷彦已被皇帝任命为徐州分巡河务兵备道兼徐州知府,重来故地仍能听到百姓对父亲的赞扬声,心里十分激动,于是在姜焯所建钟亭的石柱上刻此楹联以纪念,故楹联与建亭时间相隔111年,实属一件趣事。
4、筑砌53级石阶。53级石阶又称53参,据《华严经》记载,“善财童子”接受文殊菩萨的指点,南行求法,依次参拜了53位名师,最后从观音菩萨那里得到,而成为观音大士的胁侍。云龙山大士岩寺门外原是高10余米的悬崖,姜焯命人顺山势砌成53级石阶,意在使求拜者要像善财童子那样53拜后,方能入山门参见观音大士。
说到大士岩寺,不能不提及云龙山庙会。相传,大士岩寺建成之后,每年农历2月19日观音菩萨圣诞这一天,徐州周围的信众和百姓从四面八方一起涌向云龙山焚香参拜,故这一天也被定为云龙山庙会。有资料曾这样写道:“介时,进供者、烧香者,乞子者、还愿者及登山者、放风筝者,潮涌而至,多达10万之众,山路为塞,路外人满。大士岩寺院内男女云集,观音像前,信众顶礼膜拜,一排动辄十数人,此未起而彼已伏。”读了这段文字,不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四、编修地方志书。早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姜焯就主持编修《感恩县志》,并捐俸刊刻。刚到徐州任职时,他就查问志书编修情况,并亲自翻阅了顺治本《徐州志》和康熙二十二年本《续徐州志》。他认为,这两部志书均为仓促成书,无论条目还是内容都存在很多问题,于是决定重新修编《徐州志》。因为该志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完成,所以又称康熙六十一年本《徐州志》。
据《徐州地方志通考》介绍,康熙六十一年本《徐州志》共36卷。其中:
卷一为图考、建置。图考包括徐州郡邑总图、徐州图、徐州城池图、萧县图、沛县图、丰县图、砀山图、云龙山图、子房山图、风冠山图、楚王山图、皇藏峪图、歌风台图、朱陈村图、雁池图等。建置包括徐州建置沿革表和萧、沛、丰、砀四县建置沿革表。
卷二为星野、祥异。主要记重大自然灾害和奇特的自然现象。
卷三为疆域、形胜、风俗。
卷四为山川、桥梁。
卷五为河渠。主要分述黄河、漕河、汴河、徐州洪、吕梁洪情况等。同时记录清以来治河之方针及措施。
卷六为田赋、仓务、关税、邮政。
卷七为兵防。主要记明洪武以来徐州地方驻军数量、编制等。同时记录发生在徐州地区的118次战争情况。
卷八为帝王、后妃、封建。主要记汉刘氏家族和历代封徐之人。
卷九至卷十二为官师,即各代州、县官职表。
卷十三为公署、铺驿、学校。
卷十四为祀典。
卷十五为古迹、寺观。
卷十六至卷十七为选举。
卷十八至卷十九为政绩。主要记在徐职官善行。
卷二十至卷二十五为人物。
卷二十六为烈女。
卷二十七为侨寓、方技、仙释。
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五为艺文。
卷三十六为杂纪。有正史、野史、旧志、杂著中的内容。
康熙六十一年本《徐州志》,是徐州地方志书中的善本,其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打破了清代前两部志书的格局,重新分类条目,由8卷扩展到36卷。二是参考典籍书目多。为编好《徐州志》,姜焯从李蟠那里借来二十一史和一统志等典籍,同时参阅了明代徐州志书及州衙内藏书百数十种,因而避免了前志存在的诸多谬误。三是州官亲自主笔。在编修《徐州志》的过程中,姜焯虽然请来了一些文人学者,但主持工作和主笔纂写,大部分还是他亲自完成的。同时,志书的编修、刊印也是他捐俸成书的。这在历代志书编修中都是少见的。
五、兴修水利。姜焯作为一位爱民的地方官,心里时刻惦记着百姓的冷暖和夙求。徐州是一个洪涝、干旱灾害繁发的地方,他在徐州任职自然十分关注徐州的水利建设。
康熙五十六年(1717),沛县民众向州府请求疏浚龙塘闸至荆山口的河道,以便更好地泄洪。姜焯接报后立即前往察看,并与河防同知子孙国渝一起商讨疏浚方案。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便组织力量疏浚了龙塘闸、茶城、十字河等多处河道,使沛境积水直泄荆山口,满足了沛民的要求。
为了保全徐州城,康熙五十八年(1719)姜焯向皇上请旨,要求在府城之北的张谷山修筑防洪大坝。在施工过程中,他亲临第一线指挥。据说,有一天傍晚他乘船巡察到不老河大淹子旁,河中突然掀起滔天巨浪,欲将船只掀翻河底。就在此时,天空电闪雷鸣,顿时将兴风作浪的水妖诛杀,令河水骤然平静下来。一场虚惊之后,姜焯连声说道:“此乃神灵保佑也。”后来,他便命人在张谷山山脚下盖了一座镇河大王庙,庙门朝东,正对不牢河。此庙解放初期坍塌,2008年经善士捐款又重新建起了一座新庙,以表对姜焯的纪念。
徐州城北的利国驿有一条著名的运铁沟,沟南不远的珍珠泉,常年水泡如注,累累不绝。每当干旱时,当地百姓就利用泉水浇灌农田,得以保收。后来泉水有渐枯之势,为使百姓不绝灌溉水源,康熙五十七年(1718)姜焯组织人力对珍珠泉进行复浚,令泉水旺如当初。为感激姜知州的爱民之德,当地百姓将珍珠泉取名为姜公泉,并勒石记之。
姜焯为官勤政廉洁,政绩卓著,深受上司的器重。在徐州任职期间,苏州、常州、松江等地的一些难办之事,江苏巡抚常托他前去处理。上了年纪之后,姜焯多次上书请求辞职还乡养老,均未被批准。直到雍正二年(1724)66岁时才致仕回乡,居昌南惺惺山,号“甘泉老人。”乾隆九年(1744)卒,享年86岁,归葬南店祖茔。纵观姜焯的一生,我们有理由说他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地方官,他在徐执10年间,“当兴者兴,当革者革,不竞不求,布政优优。”无怪江南提刑按察使潘尚智在巡视徐州后这样说:“入其野,野无旷土;履其城,城无圮毁;视其民,民无争竞。弦歌之声洋洋盈耳,是皆姜君之兴行以先,教事以劳,之所致也。”(王大勤)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