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七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七

 甘愿奉献为他人   忘我工作攀高峰

———曾晓毛看到一些严重脚病患者失去了独立行走能力,有的用自行车载来,有的被人抬来或背来,还有的拄着拐杖蹒跚而来,就萌发了送医上门的想法。她想,如果我们把坐诊行医变为送医上门,不是可以减少病人的许多痛苦和他们亲属的一些负担吗?于是她同医务室的姐妹们商量,决定分头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服务。从此不论盛夏还是隆冬,不分晴天还是雨天,从工厂到街道居委会,从红军宿舍到社会福利院,从江南的公安埠河到雷洲,乃至沙市的大大小小的角落,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坚持上门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回家带孩子,时间难保证。于是她们就在雨天门诊病人少时,或者提前上班或者推迟下班,大家互帮互衬,克服困难坚持出诊。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有过春节的传统习惯。1986年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在这个节骨眼上,曾晓毛却要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出诊。这一天早晨,她背着工具包乘船过长江,赶到江南去为刘大伯治脚病。她只知道老人住在公安县雷洲乡,但不知道具体地址,天寒地冻,寒风刺骨。等了一个多小时,曾晓毛也不见刘大伯的儿子来接,她返回脚医室,心里惦记着为老人治病的事,坐立不安,于是,再次过江,原来,刘大伯的儿子骑着摩托车来接,半路上车出现了故障就把事情给耽误了。到了家里,老人见了曾晓毛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她的手不舍得放。他的大儿子拿出5元钱硬要塞给她,曾晓毛仍然按标准只收了1元钱的治疗费。一天往返三十多公里路,回到沙市已经是下午三点钟。

——上门服务,不比在医疗室里可以坐着治病,一次天下着大雨,曾晓毛为家住在红星路上的一个古稀老人治脚病。老人躺在床上,室内灯光黯淡,又没有修脚支架,曾晓毛只好站在床头,弯下腰握住脚,吃力耐心地坚持治疗完。曾晓毛每次上门到社会福利院送医,除了给老人们修脚外,还主动帮助老人们梳头、洗被、洗衣,老人们视她为亲生女儿,端午节送她几朵栀子花,仲秋节留几个金蜜桔送给她,虽然不值什么钱,但那是老人们的一片心意哪!

————曾晓毛一心为别人治病,由于生活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餐,加上过度劳累,讨嫌的胃病悄悄地粘上了她,平时消化不好不说,有时还胃出血。19896月,她胃病复发,医生开了20天的休息证明,而她只歇一天就上班了。

————实践中,曾晓毛边摸索边总结经验,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有位女同志脚上长了两个肉钉,两者距离很近,如果同时取掉,脚底部的伤口就很难愈合,行走时就很困难,会耽误工作和生活。曾晓毛针对这种病情同大家一起商量,采取了先取一个让伤口愈合再取另一个的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疗效也很好。

————曾晓毛没有把她的理想停留在脚病的治疗上,她要向新的目标——脚病的预防努力探索。平时,在给患者治疗中,她看到有些人一坐下来,就抱着脚起劲地抓痒,恨不得要抓下一块肉来。曾晓毛意识到,脚病和其他的疾病一样,不仅要治,更重要的是防,于是她处处留心,认真观察。为了探索各种脚病的起因,她深入到工厂等不同行业中调查,总结出患脚病的规律:青年人长期穿高跟鞋和尖头鞋,容易长嵌甲、脚垫和鸡眼;老年人长期穿硬底鞋,容易长灰趾甲;农田赤脚作业以及穿凉鞋步行的人容易长肉刺;长期穿胶鞋、球鞋和尼龙袜子最容易得脚气病。

掌握了这些情况后,她一方面热情宣传预防知识,一方面和姐妹们查资料、找药方,搜集民间偏方,到市卫生防疫站和医院请教制药方的比例和方法,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一种脚气水,患有“香港脚”(即脚气病)和脚丫溃烂病的人,擦上三四次便有明显的好转。沙市、公安、潜江、松滋等11个市县的工人和农民,以及四川、湖南、浙江等省的1000多名旅客,先后使用这种脚气水,疗效达80%以上。还研制了一种腐蚀性很小的脚气膏,用于治疗脚丫溃烂严重的患者,收到很好的疗效。从各地来信问她要药的患者越来越多,曾晓毛每信必复,求药必给。

———近些年搞改革,各行各业都在讲经济效益,修脚的个体户修一次脚要收56元钱,外地浴池修脚的价格也涨了,曾晓毛却坚持原来的价格不变。十一年来,她们从未收过挂号费,坐诊一次收费最高6角,出诊一元,还包括来回车船费用在内。她们不愿意增加别人的经济负担,而是把提高经济效益的出路放在精打细算节约费用上。她说,干我们这一行的,首先要讲人道主义,我们得到的实惠虽然少一些,可是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读着摘录自原文的这些文字,从医几十年的曾晓毛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在老大华脚病医疗室、在骑着自行车送医上门的柏油马路上、在刮大风下大雨的过江船上、在被脚病折磨不能出门的老人家里、在有许多孤寡老人的社会福利院,方圆几百里地,哪里有脚病患者,哪里就有曾晓毛。她不是从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医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先进的高科技手段配合看病,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数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标准践行着党旗下的誓言——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这种思想注入了她的灵魂,成为一种不屈的力量,成为了行医的准则。

当然,文章中的一些语言我没有摘录,因为明显地有了作者雕琢的痕迹,其中所涉及的治病价格也与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应。通过与曾晓毛师傅的接触,我发现她始终没有冠冕堂皇的豪言壮语,很有亲和力不浮不躁,如果不了解,根本看不出在她身上笼罩着那么多让人炫目的光环。纵观曾晓毛师傅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勿需置疑这些事例的真实性,读曾晓毛师傅,深刻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一定要站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不然,再生动鲜活的例子,也显得平庸琐碎索然寡味。虽然,曾师傅没有建立惊天动地的伟业,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工作,但她身上所体现的劳模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套用曾师傅告诉我的毛主席的一句话吧,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最难的事儿就让曾师傅做了。我想,这每一件事都是一颗晶莹的珍珠,一粒粒的珠子串起来,就是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它就是曾晓毛师傅过去几十年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最好的总结,它,给年轻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