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八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八

  忆及往事心无憾    老骥伏枥谱新篇

   第二天中午,曾师傅、姐姐和我三人在素餐馆就餐,师傅很高兴地点了自己喜欢的菜。后稍作休息,又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对话。

   “曾师傅,我把您给我的几篇文章看完了,里面的事迹很是让人感动,您身上体现出来的劳模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呀。”我真诚地说。

   “过奖了!过奖了!”师傅连连摆手,“我们那个时代就要求那个样,上面咋要求就咋干,脑筋死得很。”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业绩被她给一下子轻描淡写了。

   “曾师傅,书里面不少典型的事儿我都记录下来了,写得很翔实,很生动,我觉得直接采用就可以。也有一些事儿在文中一笔带过了,我想还是请您给我细讲讲。”我从包着掏出笔和本。

   “嗯,书里讲了哪些典型的事情?”师傅抬起身子,很显然,她已经不记得这些文章里到底写了啥。

我发现她的右眼更红了,一眨一眨很不舒服,关心地说:“您可要保重身体呀,别累着。”

    开始一起回忆那些往事,我边翻书边复述,几个故事下来,师傅就把书要过去,低下头自己细细阅读起来,喃喃地道:“这些书都是十几年前写的了,里面的好多事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不一会儿,她就读出声来,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打开尘封的历史,师傅读得很动情,声音越来越高,完全进入情境,几乎忘记了我的存在,在字里行间搜寻那个行医路上艰难跋涉的年轻的自己。我静静地看着曾师傅,看着她右手因为多年修脚而严重弯曲变形的中指,眼前一会儿闪过那个忙忙碌碌不计个人得失的年轻脚医曾晓毛,一会儿又出现韶华不再身躯干瘦有点佝偻的曾师傅……岁月不饶人哪!

    师傅读着读着,越来越激动,情有些不能自已,声音有点发颤,语调哽咽,眼角也润湿了。我赶紧扯了纸巾,默默地递上前去。“谢谢,谢谢!”曾师傅回过神来,接过纸巾擦了擦闪烁的泪花,我能理解曾师傅的这份感情,她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钟情一生的脚医事业,这里的每一件事落实到纸面上仅有那么几句话,但实践时却是那么难,一步一步走得很是艰辛,一件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有的却要贯穿几年甚至十几年,每一件都要付出一般人难以想像的代价,这份动情是源于对那段火热年华的深深的缅怀啊!

     我转移了话题,说:“曾师傅,过去在老大华的工作已经非常清楚了,您怎么看待那段经历?”

    “我始终把患者当亲人,他们疼就疼在我心上,我能不好好地治疗吗?与领导之间,我只要好好地干工作,他又能管我些什么?与同事,我努力和睦相处,大家齐抬腿也就把工作完成了。”师傅坦坦荡荡理直气壮,我注意到,没太提领导的功劳,我理解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应该为曾师傅认为劳模是干出来的,不是领导鼓吹出来的。

  “恩,我为了党和人民做了一点点自己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师傅又说, “我问心无愧,这一辈子在工作上没有遗憾。”

   “那您在大华印象最深刻的领导是谁?能想起点当时与他有关的事情吗?”我还是心有不甘,师傅的回答还没有让我尽兴。  

  “当时我们去武汉学习时,单位的副经理付运凤(女)组织人去送的,敲锣打鼓,那个热闹哇!有个敞篷车,我们仨站在车厢边上,街上的人密密麻麻站两边,打着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送沙市第一代女修脚工’,四个月后,我们学成归来,又是付运凤领着人那样欢迎我们,回来后,就搞了个简陋的脚医室。”

   师傅盘着腿,用纸巾揩了揩眼角,我看她口干舌燥,递上一个苹果,她头摆得像拨浪鼓:“不吃,不吃,我不吃水果。”

    我又往其茶杯里续了点水,瞟了师傅一眼,道:“那个付经理长得什么样?铁娘子的形象?”

   “个子不高,短头发,大眼睛,双眼皮,皮肤白白的,说话声音很好听呐!”她描述着。

   “哈哈!”我咧嘴笑。

   “听说还活得好好的,我好多年不见她了。”师傅也乐。

    “谈谈罗开凤,谈谈开新族吧,您来她的公司上班十二年了,一定也有不少事情呢。”

    “罗总经常说,她要不是认识我,也没胆量开这个足疗店,她对我很尊敬的。20023月,我先帮助她小妹罗世新、弟媳妇罗燕玲开了个店面(外面称开新族小店),患者们都奔着我的名声去,我把她俩带得很成熟了,客源也稳定了。两年后,又受罗总邀请来到开新族中心店,这店是2005616日开业,618日正式运营,到现在整整9年了,从2002年带罗世新、罗燕玲学徒至今,罗总开办足疗中心店的初衷、目标、愿望也都一一在实现!

    “呵呵,您是开新族的大功臣,为开新族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见微信上罗总不称您‘师傅’而是尊称您‘师父’,那罗总平日对您怎么样呢?”

   “还算优厚吧,前一阵子又要给我涨薪水,我不同意。”我问她现在薪水多少,师傅伸出指头划拉了一下,“罗总常常催促我做养生,保重身体,但我自己没有心情,不愿做。”我一听数目真不少,是我工资的两倍还多,曾师傅的这手绝活真是值钱,退休了还这么吃香。

   “她让您怎么养生?养生不好吗?”我问。

   “就是让在我工作不忙的时候调理身体,治未来病,做熏蒸,再做十二经络养生,还做中医推拿、中医足疗啦。但我不愿意,一是怕别人说,自己养生还领罗总的工资,二是没有闲工夫,说不定什么时候顾客就来了。三是罗总也难,你想呀,电费、房屋折旧费、装修费、员工工资、工作餐费,哪项不开支?我不能给她折腾钱。”

  “公司员工给您做养生项目,也要收费吗?”我好奇。

   “他们不收我的费,但他们拿提成,只要做,费用就得算在罗总头上。”哦,我明白了,原来是姐姐花钱让曾师傅做养生,是基于对师傅的关心和爱护考虑,但师傅还想不太通不领这个情。

   “那您工作闲隙都干点嘛呢,也不能干坐着吧?”

   “我有个习惯,每天都要看看报纸,一定要把内容吃透。公司大厅里放着电视节目,我也要看,我喜欢看新闻联播,关心一下国家大事,看了后就舒服了,一天不看新闻就心里难受。”呵呵,还是那个爱学习的师傅。

   “在老大华,这一页记录着您的辉煌,您退休后到了开新族,应该也有很多的故事,很想知道,我记得在网上搜索您的名字,其中一条信息就是‘当年那些劳模哪儿去了’,里面就提到了您曾师傅 ,有很多人还在惦记着您,我想,应该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您的近况。”

    师傅显得很高兴,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人牵挂她。  

 

   “我现在挺知足,还是像过去一样做个老黄牛,像以前一样的干。开新族,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喊我‘曾师父’、‘曾妈妈’,非常尊敬我,都听我的话。”

    曾师傅慢条斯理地讲了几件事:

   ————有年轻人有时隔三差五不来,我很着急,就问:“哪里去了?”回答:“有事儿。”“唉,这么年轻有什么事,还不多干点,干活养家。”

   ————有时生意清淡,有人就发牢骚,想跳槽,我就说:“哪里不是这样?今天不好明天也许会好。”

有人偷懒,我就说:“人不是累死的,不累就赚不到钱。辛苦去做,快活去吃,赚钱才有吃的。”小年轻们说:“曾师傅都这么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这做呢?都奶奶级别的人了。”“唉,现在的80后的小孩子你都把握不好他们的思想动向。”曾师傅感叹道。

   ———有年轻人业余时间打牌,我说他们:“不能打牌,就是偶尔赚几个钱都是虚的,我听人说,你今天又输了好多,你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还有的年轻人因为找不到朋友玩就走了,后来又回来。在这里,大多数结婚了,单身的没几个,没有多少时间玩朋友,太寂寞了,就走了。他们走了又回来也是贪恋这里的一些好处,人之常情嘛,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有些员工对生活方面有意见,说工作餐不好吃,自己就开小灶巧做。我就说:“老板买什么就吃什么,众口难调,要多体谅,多理解。”就拿我自己家的例子教育他们:“我们两口子平日吃饭都难对口味,更不用说公司这么多人吃饭。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当家三年狗也嫌’嘛!”

    ————有些人说公司没有福利,仅发纪念品,我就说:“咱们有提成,钱已经进咱腰包里了,不是同有福利一样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能跟别人攀比,自己摆正心态就好了。”

……

   “您作为一个劳模又是现在的开新族员工,那您怎样看待罗开凤?”我这个话题有点尖锐。

    曾师傅很坦然:“罗总常说,公司不赚钱就是犯罪。锅里有碗里才有,大河有水小河才满,老板有生意,我们才有生意,我们也愿意老板生意兴隆。其实在开新族有很多的福利待遇,比如,在开新族干满五年的员工可以到海南一游,说话算数;干部津贴总是能及时兑现;公司人性化管理,拿员工当自己的家人;有条条框框,制度化。她也很能与时俱进,我举个小小的例子,我这诺基亚手机用了多年了一直没变,而罗总是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你看,她自己有车不开,天天玩滴滴打车,好多年轻人都还不会呢。一个小学毕业就辍学养家糊口的人,现在读大学读研究生,永远是领跑的……”

   我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曾师傅,那您有想对罗总说的吗?谈谈您的心里话吧。”

  “感谢罗总给了我一个展示的平台,我在开新族整整12年了,罗开凤留给我的印象是为人正直,不开邪货店(她要是开邪货店,我也不在这里干),她人缘好,导致客流量大。她在荆州知名度大,是下岗女工再就业明星,做善事,比如,咱荆州惠民医院,有一个病房就叫罗开凤爱心病房。我从罗开凤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她一个女人经营一个企业真的是很不容易,罗开凤走到今天不简单,中心店巳九年多了,一直坚持下来难能可贵,她的辛酸我能体会得到。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女企业家难上加难呀。我也是为了支持她完成回报社会,帮助困难群体搭建一个养家糊口的平台的愿望才来到开新公司,我一定会自始自终在开新族起一个劳模的作用,决不能给罗开凤抹黑。”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