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民间传说故事 渔埠村"孙老爷庙"与"发神牛"的故事传说

渔埠村"孙老爷庙"与"发神牛"的故事传说

昌邑西乡的浞河边上,有一个叫"渔埠"的村子,三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人,皆姓孙,无别姓。据孙氏祖碑记:村建于明末清初。又据《孙氏祖谱》载与老人传言:其先祖讳孙纲,携家由别处迤逦而来,见此处埠青水秀,前有沃田明场,阡陌集祥;后有"芙蓉池"碧波荡漾,虾游鱼翔;东有"角埠村"形如卧龙,人性敦厚;西有客水"浞河"流水潺潺,蒲苇簇绿。先祖孙刚意为风水宝地,乃于土埠之上建一草房居住,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时人称"渔屋",后沿革为"渔埠村",至清中叶,人丁渐趋繁盛,村人勤劳稼穑,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殷富之家栉次鳞比,据《孙氏祖谱》载:"是时八户称孙氏八大家"。

渔埠村人历朝历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同姓人齐国大军事家孙膑崇拜有加,奉为孙氏圣人。如今,该村西头建有一座"孙老爷庙",此庙不大,高不盈丈,宽不过六尺,虽无富丽堂皇之形,却有仙气干云之势。正应了那句俗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庙内"升平郡王"孙膑老爷正襟危坐,庇佑四方。其庙门刻有楹联:鬼谷门下真法诀,马陵道上旧声灵。横批:承赐忠言。据该村老人讲,这座"孙老爷庙"是改革开放后村民集资修建的,"孙老爷庙"最先是建在村中一间祖屋的屋山之上,类似于佛龛,里面仅供奉孙膑老爷神位,每年春节正月十六这一天,是给孙膑老爷上香发"神牛"的日子,村人抬出捐资扎制的独角大黄牛,立于"孙老爷庙前,周围村庄的人们也纷至沓来,携带着自已用黄纸裱扎的"神牛"供奉给孙膑老爷,祈求孙膑老爷在天之灵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身体康健,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发"神牛"的仪式开始后,大小不一的"神牛"一字排开,在街上绵延二里余,听号令一齐点火引发,霎时烈焰蒸腾,青烟袅袅,场面十分壮观。

说起建"孙老爷庙"和给"孙膑老爷发神牛",这源自于村里人历代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渔埠村有一个叫孙福的人,父母早亡,靠二亩薄田勉强度日,直到二十岁那年上才娶了一房残疾媳妇。俗话说:穷生孩子富置地,自打媳妇过了门,六年生了六个孩子,全是清一色男孩儿。这样一来,多子多福算是有了希望,可孩子们渐渐长大,半大小子扩罗猪,做多少饭也不够孩子扒嚓的,怎么把这六个孩子养大成了父妻俩的大难题。人穷计生,孙福听说邻村有人在东北乡给人家晒盐扛活挣了钱,家里盖起了青砖房,并且人家还管吃管住,就是活儿太苦累。孙福心想:自已一条车轴汉子,苦点累点总比守着二亩薄田全家人饿刹强。

来年春天,孙福就告别妻儿与邻村扛活的结伴到东北乡盐滩晒盐。一路上,那扛活的伙计对孙福说:"年年扛活晒盐的比盐粒都多,一个盐池掌柜的要精挑细选,最后只能留下六七个人,都是些精明能干的。到了地方,你别说话,我先和掌柜的打个招呼。"孙福二人边说边走,走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来到了东北乡盐池见到了掌柜的。那扛活的伙计推了孙福一把,向掌柜的鞠了一躬,笑嬉嬉的说道:"掌柜的,你今年要福吧?福到了!这是我的伙计,他叫福,你要了他,今年保准有福,要福吗?”盐池掌柜的看了一眼孙福,见孙福身体健壮如牛,面相老实厚道,赶忙满脸堆笑,说道:"要福,要福!留下吧。"

古时候晒盐的以质论价,按斗计量付银两,孙福二人整个春天削皮刮肉的苦心经营,一刻也不敢懈怠,挣了不少银子,孙福利用晚间送回家去,让妻儿吃上了饱饭,村里人很是羡慕。

世事无常,难以预料。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夏天雨季,晒盐尚可维持温饱,到了秋天本应是晒盐的大好季节,可天公不作美,整个秋季阴雨绵绵,稀稀漓漓地下个不停,晒盐扛活的发财梦也随雨水化为了泡影,纷纷打包回了家。孙福是最后一个走的,掌柜的知道他家境贫寒,临走时还资助了他些银两,好让他回家维持生活使用。

孙福走在回家的路上,道路泥泞难行,心情沮丧极了,本想出门扛活挣些银子,改善一下家境,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天不助我,也许是天意,穷命啊。正想着,正巧路旁的一颗大柳树被雨水浸泡日久,不堪重负地劈头盖脸朝孙福砸了过来,孙福只觉得头轰的一声,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孙福冥冥之中忽觉一阵暖意拂过全身,竟慢慢苏醒了过来,睁开眼仔细打量,见天空早已放晴,暖暖的夕阳放射着金色的光芒,把土坡高处的青砖瓦房映照得金碧辉煌,一位冉须老者坐在牛车上,和两位书童打扮的少年正在端详着自已。孙福连忙翻身想站起来,右脚一阵钻心的疼迫使他坐了下来,急切地问道:"老人家,是你救了我吧?"老者应道:"我今天下午见雨停了,正想出门散心,遇见你被一棵柳树砸在下面,就让书童把你抬到这里来了。你姓孙,我也姓孙,咱俩同姓。"孙福疑惑地问道:"老人家怎么知道我姓孙?"老者用手捊了一下胡须,说道:"我不光知道你姓孙,还知道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时候不早了,不多说了,你的妻儿正在家里等着你呢。我念你勤劳持家、淳朴厚道,又有脚伤不便行走,咱是本家,我借你一头牛骑着回家吧。"孙福听了,万分感激,不顾伤痛慌忙匍匐在地,接连叩了三个响头,说道:"老人家,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呐,您的大恩大德我怎么报答啊?""屈屈小事,不足为报。这牛借你使用,来年正月十六日前,你记住到这里还我就可。来啊,书童,牵过牛来。"书童应声牵过一头牛来,只见此牛:身似灵犀披金挂银,腿像玉柱拄地擎天。眼若铜铃耀目烁睛,角如碓锥蓄势藏锋。蹄分八瓣,踏地梅花;尾列九重,横扫千军。孙福由书童扶着上了牛身,千恩万谢。老者又嘱咐道:"你闭上眼睛,一刻功夫就到家了。记住:这牛光喂草,千万别饮水。"

孙福闭上眼睛,就觉得像腾云驾雾一般,身边呼呼生风。睁开眼睛时,已是到了家门口。妻儿听见动静,赶忙开门察看,见是亲人回来了,并且骑回了一头独角牛来,惊讶不已。孙福跳下牛背,自己的伤腿竟然痊愈如初,觉得身轻体健,神清气爽,不仅大喜过望,对妻子说道:"我从东北乡回家,路上碰到神仙了,我本来被一棵歪倒的大柳树砸中,是他救了我,腿伤也治好了,还借给我这头神牛骑着,他是我的大恩人呐。"妻子听了丈夫的讲述,感到十分惊讶,赶忙跪下朝东北方向拜了三拜。

孙福把牛牵到院子里,在西南角搭了间牛棚,给牛遮风挡雨,再三嘱咐妻子道:"这是头神牛,光喂草,你千万别饮水。"妻子回头应了一声:“知道了"。

第二天,村里人听说孙福骑了头神牛回来了,都到他家里来看牛,看后都啧啧称奇,说是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邻居长脑血栓的孙老三歪了歪了也来了,见此牛长相独特,毛发稠密如金,就好奇地上前摸了一把。这一摸不要紧,奇迹发生了,孙老三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不听使唤的右半边身子竟然恢复了知觉,手脚也活动自如了。

孙福家里的神牛能治病的奇事,一传十,十传百,在邻近庄子里传播开来,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来到孙福家里,或睹神牛尊容,或缘牛治病,或许愿祈福,十分灵验。孙福自从得了神牛,夫妻同心,勤劳致富,诸事百顺,不肖半年工夫,家境渐渐殷实起来,竟成"孙氏八大家"首富。

时间飞快,日月如梭,转眼到了来年的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家家悬灯迎丰年,户户结彩庆团圆。孙福夫妻二人想起明天就是正月十六了,是给东北乡还牛的日子。神牛就要送走了,夫妻二人还真舍不得,围着神牛转了又转,抚摸了又抚摸,忆起神牛带来的种种好处,就像家人一般,夫妻俩暗自流下了眼泪,可人不能言而无信啊,孙福心想:"我明天务必给人家送去,当面感谢老人家的大恩大德。"扭头对妻子说道:“我明天早起送牛,先睡了,"转身进了屋。

孙福妻子站在院子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睡意全无,就又筛了些草料,放进牛槽里,爱怜地看着神牛说道:"牛啊,今晚你吃饱吃好,明天咱们就要分别了。"神牛嚼了几口草料后,打了一个喷嚏,孙福妻子注意到似有火苗从神牛鼻孔内喷出,心想:"神牛自打进得门来大半年了,滴水未沾,兴许是口渴了吧?"全然忘记了孙福"神牛不能饮水"的嘱咐,进屋端了一盆清水出来,送到神牛嘴边,抚摸着它的头,说道:"喝吧,喝吧……",神牛是真渴了,嘴巴伸进盆里,就听"咕咚、咕咚、咕咚"三声响,说时迟那时快,神牛在孙福妻子的眼皮底下,霎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地面上只剩下了一滩清水。孙福妻子慌了,进屋叫醒了孙福说及此事,孙福惊讶的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孙福没有责怪妻子,这一切的一切,也许是天意使然。神牛没了,对东北乡的大恩人总得去当面有个交代吧?正月十六日一大早,一夜未眠的孙福就上路了。凭着记忆,孙福找到了自已受伤的地方,看到了那个被人伐去树身的硕大树墩,放眼望去,土坡的青砖瓦房不见了踪影,代之以金碧辉煌的瓦城孙子庙矗立在眼前。孙福顿然醒悟:自己去年遇到的神仙大恩人就是"升平郡王"孙膑的化身,而所借神牛就是其坐骑独角牛之一啊。孙福拜过"孙子庙"临走时,发下誓言:在漁埠村立"孙老爷庙",世代供奉;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庙前,烧高香发大牛,以偿夙愿。

如今,渔埠村的"孙膑崇拜""发大牛"项目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忠勇神武"精神为历代孙氏后人所推崇,解放战争中渔埠村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参战,昌邑市著名的为中国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一门六英"革命家庭即出自该村。

故事讲述人:孙广信、孙庆民(渔埠村)

刘辉武写于2021年7月7日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