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正在消失的民间手艺–渗锨

正在消失的民间手艺–渗锨

    锨、镢、镰、锄,在80年代以前是农村的重要耕作工具,锨可以用来翻地松土、出花生、地瓜、土豆等;镢可以用来松动硬质土地或冬天被冻住的田地,也用来爪棒子芥、秫秫芥等;镰主要是用来割麦子,也用来割青草豆芥等;锄是修整农田用的器具,主要用来清除农田里的杂草。

    在过去,每当农忙季节前夕,村子里的道口上便会出现叮叮铛挡敲着铁砧子渗锨的手艺人,乡亲们听到这亲切熟悉的声音后都纷纷拿出家中的铁制农具,等待匠人的修整。两个匠人用固有的节奏有条不紊的处理着一件又一件农具,乡亲们或坐在墙根下或围在匠人旁,一边等自己农具一边拉码(聊天),伴着叮叮当当的节奏,与匠人谈论着东村西庄的趣事轶闻…–这就是渗锨,曾经在农村中经常出现的手艺人镜头。而渗锨这个词实际上是用“锨”代替了更广泛的铁制农具。

    现在,锨、镢、镰、锄等农具在农活中很少用到了,多数播种、耕作、收获作业都用上了现代化的机器,但是一些特殊的地头、以及狭小的耕地里还是需要用传统农具来“特殊处理”的,所以在今天,不少农户还留存着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铁制手工农具,于是每当麦收前,在乡下偶尔还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清脆锤音。

    上一阵子到宋庄邹家村考究一棵古松,恰好遇到了两个渗锨手艺人,被这蕴涵着浓郁民间风情的叮当声和专著的敲打架势所吸引,上前观摩了一番。在类似行业日渐稀少的今天,却更感到眼前的情景是那么亲切,一种怀旧的情绪油然而生。


乡亲们送来等待修整的农具,最下方的这张锨是已经处理好的。


第一道工序:把(细钳夹着的)硬质铁块熔化的铁水渗到农具(镢)刃部。

    第二道工序:把涂了硬质铁层农具刃部用锤子敲打整形。拿小锤的是师傅,他手里的小锤叫“响锤”,师傅不时用响锤敲打铁砧边上突起的两个铁角,每次敲打的频率和响声都不同,这是给拿大锤者的信号,告诉拿大锤者应该锤哪个部位、用多大的频率来锤。因为农具刃部涂了铁水以后必须快速完成锤制工序,否则热度降下来就不好处理了,所以整个工序中两个匠人没有时间用语言来交流该如何敲打,必须用响锤的信号来提醒对方以达到配合默契的境界。


第三道工序:淬火处理,硬化刃部

第四道工序:用铁铡把农具刃部铡出平滑的截面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