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当代名人 共和国电影事业奠基人王滨生平纪略

共和国电影事业奠基人王滨生平纪略

王滨(1912 -1960),原名王绍杰,曾用名王斌、王彬,山东昌邑夏店村人。王滨生于1912年3月12日,在老家读完初中后,16岁的王滨随父亲举家迁到烟台。1928年进入由教会创办的正华英文专科学校读书。1929年转入烟台益文英语商科学校学习。此时的烟台地下党组织创刊《胶东日报》,为团结进步青年,成立了“野火社”,并在《胶东日报》开辟了《野火》副刊,刊登进步文艺作品,由益文商专学生陈恒荣任编辑。王滨结识了地下党员许瑞云,许瑞云把王滨介绍给陈恒荣,于是王滨成为《野火》副刊的积极撰稿者。早在14岁的时候,父亲就给王滨安排了大他许多岁的女子为妻。此时,王滨接触到一些在北平读书回家休假的学生,得知北平学生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活动,这很吸引他,也渴望能到北平读书,加上包办婚姻造成的家庭窒息,使王滨产生了反抗意识,走出去成了他强烈愿望。1930年春,跟父亲“谈判”之后,王滨到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他阅读文艺作品,去艺术院校看演出,同时跟美术系的烟台老乡学习绘画。在接触的新鲜事物中,电影对他的吸引力最大,就认准了电影是他终生不弃的事业。1931年 王滨于北京1931年王滨考上了上海联华电影公司北平联华第五分厂的电影人才养成所。毕业后,王滨主演了《故宫新怨》,此生唯一的一次表演,他对这部影片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极为不满,自嘲演了一部”故宫新鬼”,让他作呕的电影,风花雪月不是他的选择。1932年,王滨由北平到上海联华公司一厂,正当王滨踌躇满志投身演艺事业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因牙病耽误医治,骨断容毁。王滨经历了人生一场残酷的身体和精神打击,使其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但王滨从影的志愿十分坚定,不能当演员,就改学编剧和导演。亭子间小小天地里有他热爱的电影,还有他此生的挚友于敏和田方。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冼星海,他非常喜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在上海期间的王滨1934年,经夏衍推荐,王滨被上海天一电影公司聘为编剧导演。王滨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先后创作了三个剧本,一是《母亲》,由文逸民导演;二是《重归》,高梨痕导演;另外一部最有成绩的是《海葬》,这是一部描写渔民与高利贷、大自然作斗争的影片,1935年由王滨自己导演,《海葬》拍成后,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电影检查机关的刁难和删剪,却赢得了当时斗争在上海的“左联”电影工作组的肯定。王滨带领剧组演职人员到渔民间、大海边体验生活,实地取景,王滨开创了电影实景拍摄之先河。1936年,王滨在失业的困境中又写了一部以东北少数民族抗日斗争为题材的电影剧本《红雪》(后改名《血溅雪岳》),为新华电影公司采用,但因政府检查机关以有赤色嫌疑,不予通过,而未拍成。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上海亭子间里的“三剑客”王滨、于敏、田方相约投笔从戎,奔向延安。1938年,王滨由上海经香港到达武汉,于敏由中条山到达武汉,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罗炳辉将军介绍,王滨与好友于敏徒步800里秦川,于1938年的“五一”节下午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到达延安后,王滨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十月,王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王滨被派往延安总政治部宣传大队任副队长兼指导员。“我们三个人给自己安排得挺好,王滨抗大出来可以做指挥员的,打日本,我呢从陕公出来可以做政委的,田方从参谋班出来可以做参谋长的。”(于敏《忆王滨》)。就在王滨摩拳擦掌决定冲上抗日前线的时候,他和田方却被同时调到了延安鲁艺,王滨任实验剧团任副团长兼戏剧系教员,田方任实验剧团团长。1939年冬,王滨导演了曹禺的四幕话剧《日出》。这是延安舞台上首次公演国统区名作家的剧作,开阔了延安观众的艺术视野,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称誉。《日出》是由毛主席建议,支持上演 的,他还主张集中一些好演员来演,并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以保证把戏演好。王滨是首次导演如此大型名剧,他全神钻研,一丝不苟,对每个情节的艺术处理都刻意求新求精,常在苦思中废寝忘食,他的这种工作作风,一直贯穿在他以后的工作中。1940年5月,为纪念鲁艺成立两周年,王滨又导演了剧作家王震之的多幕话剧《佃户》。1941年冬,王滨与水华合导了苏联作家包歌廷的革命历史剧《带枪的人》,在中国舞台上首次表现了革命导师列宁和斯大林的形象。1942年5月,王滨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并参加了座谈。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受到的最生动而又深刻的文艺思想教育,只有自觉地贯彻实行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党的文艺工作者。1943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五周年,王滨导演了作家陈荒煤反映敌后斗争的独幕话剧《我们的指挥部》。1944年10月,鲁艺戏音系委员会指定王滨具体负责组织并领衔了大型歌剧《白毛女》编剧组和导演组的工作,王滨带领全院的精英一起琢磨本子,没日没夜地构思每场戏。“有很多戏都是他想出来的,那时候王滨同志想象力非常丰富……这开头怎么开头呢?把它搞到矛盾最尖锐的时候,过大年了,穷人最怕过年了”(陈强《怀念王滨-打开尘封的档案》),“编这个歌剧白毛女的时候,王滨就兴奋啊,就来找田方了,田方不在他就跟我讲……我今天想了一个非常好的细节,人家的孩子过年有吃有喝,喜儿她什么也没有,她爸爸什么也不能给她买,可到底是过年啦,哎呀我就想着买二尺红头绳,很短的一个红头绳就给她带来很多的欢乐” (于蓝《怀念王滨-打开尘封的档案》)。1945年6月为党的“七大”献演时获得巨大成功,在延安演出三十多场,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中央办公厅派人传达了中央书记处的意见:一、这个戏是非常合时宜的;第二,黄世仁应当枪毙;第三,艺术是成功的。《白毛女》剧照1945年冬,王滨联合沙蒙执导了苏联作家考涅楚克反映苏德战争期间前线干部思想问题的多幕剧《前线》。这是为配合干部的学习任务而组织的一次演出,中央党校一部指定戏剧家李伯钊和王滨共同主持该剧演出,由王滨负责导演团的工作。在上述导演工作中,王滨展露出了他杰出的艺术才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5年9月王滨被派往山东解放区。1946年1月任胶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辅导胶东剧团排演了历史剧《闯王进京》。当时友人烟台市市长姚仲明(编写过话剧《记忆犹新》和《同志你走错了路》)曾建议王滨弃文从政留在烟台工作,被王滨婉拒,而他的志愿是要献身于中国的电影事业。1947年,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王滨被调至东影任导演。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数来自延安,他们对党的文艺方针有较深的理解,十分重视深入生活。王滨在土改期间曾背起背包深入到东北农村进行采访;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深入到前沿阵地,腿上留着伤疤。他同其他老同志莫不如此,所以东影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反映工农兵的战斗生活。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1948年春,于敏(山东潍县人)与王滨幼年同学,两人少共忧患,后来一同到延安。于敏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广泛接触工人,和工人一起生活了三个月 后,写出了《桥》。《桥》的产生,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当时东影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王滨满怀信心地挑起了导演《桥》的重担。他带领摄制组到哈尔滨三十六棚铁路工厂深入生活,并在那里拍摄外景,后来又随厂到长春(长春于1948年10月解放),拍摄外景,历时六个月,于1949年4月26日完成拍摄任务。《桥》是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上映后,中国工人第一次以正面形象登上银幕。著名电影评论家陈荒煤、袁文殊等相继发表文章高度评价此片的成就。1950年王滨和水华联合导演了电影《白毛女》。文化部举行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大会上,《白毛女》荣获一等奖,王滨和主创人员、主要演员均荣获了奖章和证书。1951年于捷克的卡罗威发利第六届国际电影节上《白毛女》荣获了第一个特别荣誉奖。在吴印咸题字、胡昶著的《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一书中,肯定了电影《白毛女》是导演王滨的代表作,并且奠定了长影风格的基础。1951年至1953年王滨奉命参与抗美援朝故事片的创作,两次入朝体验生活、搜集素材,最终影片未能开拍。1955年王滨和汤晓丹联合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以海军为题材的电影《怒海轻骑》。1958年导演了最后一部作品《画中人》。他在这部神话故事片中,进一步探索了电影的民族化风格。此时他的病体日趋沉重,而他在《画中人》的摄制尚未结束时,又开始创作另一部表现煤矿工人生活的新片《黑宝石》(取材于穆可夫的名剧《双婚记》),在饮食不能咽,滴水不能进的情况下,他仍一心扑在工作上,由于病情恶化,方被送至北京治疗,发现他得的是食道癌,后由剧作家胡苏、吴天导演,并改名为《换了人间》。1960年1月17日王滨病逝于长春。追悼大会的挽联如此写:“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艺术,英雄的人民需要英雄的歌手”、“悼念你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学习你在党的电影艺术上卓越的成就。”于敏在纪念王滨的悼文里这样说:“王滨,我的同志,我的朋友,我的兄长,党培养了你,你是一个党性鲜明的艺术家。你拿到一个剧本,总是首先注意它的思想内容,使它更好地发挥教育效果,你深深知道,没有思想光辉的艺术,只是技巧的把戏,你是敢于大胆尝试,敢于创造新风格的艺术家,你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联系群众的艺术家。”于敏总结王滨的一生:编写新中国电影史,王滨导演的名字应当排在第一列,因为王滨第一次编导民族的新歌剧《白毛女》、第一次将工人形象搬上银幕《桥》、第一次拍摄新歌剧电影《白毛女》、第一次拍摄以海军为题材的电影《怒海轻骑》、第一次将民间故事做电影民族化的尝试《画中人》……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