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大众日报》刊发了《当博物馆走进乡村》,点赞昌邑市在探索乡村博物馆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并在头版做了导读推荐。
近年来,乡村博物馆越来越多。我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争取到2022年年底全省博物馆数量达到700家。其中,乡村博物馆是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模式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在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昌邑市蹲点调查,看当地如何探索发展乡村博物馆,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昌邑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地处乡村,周边村民前来参观十分方便。“我们馆主要陈列展出与昌邑丝绸有关的文物藏品。3万余件实物可以让人们零距离体会丝绸文化。”昌邑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筹建负责人、山东柳疃棉纺城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书记闫竹云告诉记者,他们重点陈列历史上与柳疃丝绸生产销售相关联的实物。
丝绸生产机具,随丝绸而兴的绸庄、银号、邮局、镖局所用物品……昌邑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展示的老物件,诉说昌邑及柳疃丝绸历史文化的厚重。
让博物馆走进乡村,这是昌邑市打造“乡村记忆工程”的重要载体。在昌邑市,一座座乡村博物馆不断出现在乡村居民的视野里。有“丝绸之乡”之称的柳疃镇,着力打造“博物馆小镇”,如今建有包括5个核心展馆和72个村史馆在内的博物馆集群聚落。
一处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平房,简单修缮一番后成了村庄文化传承的主阵地。走进昌邑市北闫村村史馆,低矮的房屋内陈列着各式老物件,由于空间狭小,地面摆、墙面挂,满是木鞍子、木角尺、面罗等老物件,院内也摆放着一件件农具。
北闫村仅有130多户居民,但却建成了柳疃镇第一家村史馆。“一到周末或节假日,经常有村民带着孩子来参观。让孩子们通过一件件实物,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北闫村党支部书记闫文章指着满墙的老物件说。
以北闫村为例,该村由于集体收入较低,选择了较为经济实用的“众筹”模式。场馆用的是村里的老屋,陈列的物件则是全靠村民“众筹”。
“收集老物件最费事。”说起打造村史馆的过程,闫文章直言不讳。为满足陈列需求,闫文章发动村民主动捐献有价值的老物件,甚至将其丈人老房子的老物件全部拉过来,目前已经陈列展出了近400件物品。
2019年,为编撰村志、修建村史馆,柳疃镇刘家车道村发动全村捐资30余万元,收集老物件220余件。一位早已搬到省外居住的本村人听闻后,委托家人将家中珍藏的一块刻有“品列东胶”的清代牌匾也捐了出来。53岁的刘家车道村村民刘安民平常在城里干装修,在听说村里要修建村史馆后,也翻箱倒柜找出几件老物件送过去,“当时,老少爷们儿都很积极,出钱、出物、出力。”
从2012年筹建到2018年5月对外开放,昌邑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走的则是一条当地企业投资、政府协助兴建的路子。“我们先梳理本地的史料,然后派出人员遍访7个乡镇,与早期丝绸工商业者和华侨的后人、相关村村民交流并征集有价值的文物等。征集文物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停下,已征集文物古籍6万余件。受场地局限,展出的不到一半。”闫竹云说。
昌邑全武红色文化收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