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关于《小说选刊》\昌邑市作协及其他

关于《小说选刊》\昌邑市作协及其他

     下午于店里闲坐,泡了一杯朋友送的普洱茶,打开千千静听,听着古筝《知音》,随手翻阅着刚出版的《小说选刊》第六期,以及《小说选刊》为创刊30周年出刊300期制作的一本纪念金刊。《小说选刊》是我少年时代就喜欢看的一本纯文学刊物,是由中国作协主管出版的一本小说的权威杂志。其在小说界的影响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心中等同于新诗中的《诗刊》,以及格律诗中的《中华诗词》。能在《小说选刊》上刊登文章,绝对是很多小说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能发表文章的这些作者,无疑也是小说界里的砥柱精英。
    我的整个少年时代以及青年时代都喜欢读小说,因此也对中国的很多作家耳熟能详。近四五年来,我的兴趣转向改为古诗词,在学写格律诗、词上也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2007年11月下旬,我曾经应中华诗词学会邀请,参加他们举办的《中华诗词》杂志社2007年青春诗会。当时如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青年诗人,我是唯一来自山东的代表。能与这些全国诗词界的青年翘楚交流学习,聆听诗词界诸位前辈的教诲,对我而言,是一个莫大的荣耀和鼓励。我感到荣幸的同时也很惭愧,我向来不敢以诗人自居,我觉得自己对于格律诗词的学习还未登大雅,只是懂得了一些皮毛,也仅仅徘徊在殿堂的门外,如此而已。在北京的五天四夜,我过得非常开心,也结识了很多喜欢格律诗词的同道和老师,大家在一起海阔天空、畅所欲言,热烈地交流切磋探讨,展望诗词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美丽的回忆。在我旅京期间,苇可先生、伯元先生、金水先生都曾给予很多教诲和帮助,在我心里,一直心存感激。只是归来后无所建树,觉得无颜面对先生们的期望。
     07年以后,一直和魏金永先生、韩庆林先生及赵仲泉先生多有交流,颇多收益。魏老师在家写电视剧,我曾为他做过一段后期文字整理,受他影响,我重拾对小说的兴趣,当然,仅仅限于阅读。魏老师一直劝我写点小说,我却很有畏惧的心理,毕竟写诗和写小说那是两回事。09年底,我订阅了《小说选刊》、《十月》、《散文选刊》、《中国美术报》、还为女儿订阅我儿童时代就经常阅读的《儿童文学》,这些杂志报纸都是目前国内品质比较高的刊物。2010年1月收到了第一本《小说选刊》,我反复抚摸着书皮,如同久未晤面的好友,心里有一份淡淡的感动。刊物封面设计依然淡雅美丽,选载的文章也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水准,让我万分欣喜。
    《小说选刊》正当而立之年,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个纯文学刊物能走过30年的历程非常不易,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需要方方面面的共识和努力。说到此,我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推举昌邑市作协筹委会班子成员的会议,不才忝居其后,成为班子成员。当时如会的成员都是来自市内各个机关事业的精英,唯一我真正来自民间,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说实话,能进筹委会班子,我有些意外。不过,我还是很感谢当时诸位前辈及朋友对我的肯定,但同时我也有深深的忧虑。众所周知,作协是民间组织,没有编制,没有资金来源,没有办公场所,成立以后如何良性运转,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其中,最关键的应该是经费问题,还有成立作协后,为给会员有一个好的交流的平台和载体,起码要有一本刊物或者一份报纸。当时就这个事情,大家也是各抒己见。其中,我对董云卿老师的讲话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昌邑这么大个城市,就养不起一个作协,养不起一个刊物?领导们少吃几次饭,或者卸一个车轮子就够了。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善意的笑声和掌声。这些,或许也是一种民声民意吧。毕竟,在经济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应该跟上去。当今除了电视、网络等传媒,传统的纸媒对民风的教化和舆论的正确倡导无疑还是有着巨大能量的。
    咱们市的《文山诗书社》成立将近20年了,在李泽帧老社长的带领下,在很多无私奉献的老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下,诗社办得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获得了很多国家及省市的荣誉,成为了本市一张非常亮丽的文化品牌。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诗社成员老年人居多,青年人甚少。而作协成立后可以吸收更多青年人、甚至是少年的加入,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刊物,让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有一个好的交流的平台和载体,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从中或许可以发现更多作家、诗人的苗子,说不定,多少年之后这些年轻人当中就能出个莫言,就能出个张笑天呢!我想,这应该是无数人为之翘首期盼的,但它的进程无疑也是艰难的。我们热烈期盼着,期盼着,如同等待婴儿的诞生,让我们一起静静聆听它的第一声啼哭……
  
    此次推举会上,本市知名作家姚凤霄女士获得全票,估计会出任作协主席。姚女士是我近年相识,举止谈吐优雅知性,为人热诚率真,德才兼备,在圈中颇有影响力。她若出任,也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之事。在此提前祝贺!
                                                         2010年5月31日于格玉轩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