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想起当年看电影

想起当年看电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贫乏,有的村甚至连电都没通上。人们晚饭后不是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就是三五成群打打扑克,听一听没有人影的收音机,有时候,乡邻们请来说书师傅来上一段,东家给口水,西家凑点干粮,胡琴一响,生产队的屋子里就挤满男女老幼,津津有味的听着,一阵阵地
发出欢呼。在那时,能看上一场电影已经是相当奢侈和令人兴奋的事了,童年时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
    如果那一天,村里来了放电影的,这消息会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周围村庄,男女老少都乐翻了天,早早收工回家做饭,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催促着大人快点开饭,好去生产队场院抢占 “有利地形”。  
    城里孩子看电影是在电影院里,在农村,露天的打麦场就是天然的电影院。立两根柱子,白色幕布一扯,这里立刻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墙上的电影海报多是一些样板戏,“晚上演电影喽!”,这消息会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周围几个村子传播开来,人们早早做好了晚饭,呼朋引伴一块看电影去。当然最快乐的的还是小孩子,各自在自己的“领地”占山为王,不许别人进来。那时候,乡下演电影不多,哪个村子放电影,邻村的男女老少会成群结队去 “赶场”,有时候人太多了,银幕前面坐不下了,老人和小孩子常常就坐在银幕后面,乡亲们叫看“反影“,除了字幕是反的,其它和从正面看没有什么两样。看的人多了,常常发生一波一波的拥挤场面。记得有一次跟娘去公社大院去看《闪闪的红星》,演到精彩之处人群攒动,出现了踩踏场面,(乡下人叫“打忽” )娘为了护住我,把爷爷心爱的木凳子都丢了,为此,爷爷念叨了好些日子。
    那时候乡村经常停电,也没有现在的村村通公路和先进的交通工具,而乡村演电影,通常是一个拷贝几个村庄同时用,叫“跑片” ,有时候一个片盒放完了,下一个片盒却总也等不到;有时候放着放着忽然停了电,可是人们还是耐心的在黑暗中等着,直到发电机轰鸣,银幕上一束光亮重新定格,人们立刻发出一阵欢呼,随即归于平静。虽然那时候,多是放一些战争片或样板戏,人们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记得在村东放映《红灯记》,因为遇上下雨,一连放了三个晚上,人们披着蓑衣、顶着斗笠、麻袋在雨里观看,直到大雨把人都赶回家。
    由于村里没有太多的钱用来放电影,一年里也难得看上几回。我们这些毛孩子只要听到放电影,不管隔着多远,也不管天气怎样,我们都会闻风而动,有时我们误听传言,来回折腾半夜,也没有找到放电影的村子;有时候同一场电影,我们不管看了几遍,还是欣然前往;有一次碰上大雾天迷路了,就在村头绕来绕去,一直到东方发亮,才逃回各自家中。
    八十年代初,村里有一位日籍华侨回家探亲带回一台12英寸的彩电,周围几个村庄里的人第一次看到了电视,感到十分神奇,不论白天晚上,几个村子的人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后来,我们村也有了一台12英寸黑白小电视,主人干脆把电视机搬出来,放到院子里的桌子上面放给大家看,电视机前围满了人,或坐或蹲,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不知什么时候起,买电视的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并且开始有了彩色电视机,电视机的屏幕也越来越大了,电视机前再没有那么热闹的场面了,看电视再不用跑到别处去了,电视的外观和功能也有了很大改观,从平面直角到纯平,再到现在的等离子、液晶,尺寸也越来越大,现在,接上了有线电视,电视频道可以任意挑选,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如今,别说电视,就连电脑也早进入了千家万户,儿时乡村里放露天电影的情形早已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有时候,偶然看到村子里有下乡放映的电影大篷车,稀稀拉拉坐不几个人,再也难以找回儿时看露天电影时的那种感觉。乡村电影,抒写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折射出人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期盼,记录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抚今思昔,怎不叫人发出由衷的喟叹,让人感受到新生活、新时代的匆匆足音呢?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