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

2013-08-01 20:50

    提起草,便想起著名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讴歌了草的顽强精神,赋予了草旺盛的生命力,让人不得不对草肃然起敬。可不是吗,无论是马路边还是沟壑旁,无论是田野还是广场,到处都有草的所在,尽管不是人们有意为之,它却依然顽强的生长。

    时下正是炎炎夏季,这顽强的草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茵茵的,茂盛着,为大地增添绿意,为生活带来生机。清晨,当你行走在乡村小路上,望着身旁那托着晶莹露珠的碧草,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被这大自然的灵动之美所折服;傍晚,当你漫步在潺潺的小河边,嗅着绿草散发的香气,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对野草由衷的感激,感激她的无私,感激她的奉献。

    曾几何时,草一度成为农民眼中的宝。烧火做饭用草,喂食牲畜用草,草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堪比粮食、布匹,因为没有草就不能做饭,没有草就不能饲养牛羊兔等牲畜。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以说是伴随着草度过的,上小学时,提倡勤工俭学,学校里饲养着兔子,劳动课大都到农田里拔草,既除掉了农田里的草,保护了庄稼,又可以把草带回学校喂兔子,剩余的就晒出来,晒干后垛在教室的后面以备冬春兔子吃。上初中时,学校里饲养着兔子、猪等牲畜,割草也是劳动的必修课。放学后、礼拜天或是放假,割草更是份内的事情,割草的主要目的是做饭,只要有时间就要磨好镰、挎上筐,到坡里割草,当然,喂食牲畜的草和烧火做饭的草是有区别的,喂牲畜的草要嫩,做饭用的草要老,因为嫩草烧火烟大,老草牲畜难嚼。然而,由于当时人们都依靠草来生活,所以草倍受青睐,大人孩子一有时间就到坡里割草,草被人们割光了,因此,要想割一筐草也是很难的事情。

    不知从何时起,草被人们冷落了,冷落了的草一下子茂盛起来。一时间,沟渠旁、地头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茂密的草,没膝的草,不,没腰甚至没人的草时常见到。

    一叶落知天下秋,草茂盛知民富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的粮仓满了,钱袋子鼓了,随之而来的粮食秸秆丰足起来,野草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割草的人少了。再后来,电和天然气成为了农民做饭的主要燃料,草离农民的生活更远了,“一岁一枯荣”的草才更加的繁茂了。

     草就在我们的身边,却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这既预示着进步,又反映了浪费。过去,草尤其是茅草的用途是很广泛的,许多家庭都把割来的高一点的茅草晒干,编织蓑衣、凉席和一些生活用的器具,既环保、又节约、还美观。现在路边茁壮的草无人问津了,茅草编织的蓑衣、凉席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生活用的器具偶尔还能见到,尽管这样,也说明草还有市场,既然有市场那为什么不利用这些天然的、廉价的茅草搞一些精细的深加工呢?希望草被人们所认识,为人们所利用,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也相信这普通的草一定会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乐章。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