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秋天的盛宴

秋天的盛宴

 

                                              姚凤霄

 

我喜欢这个叫秋的季节。秋把酷热关进了囚笼,空气不再潮湿闷热,那些湿气倏然飞升了,一种清爽的感觉随之而来。节气的变换意味着新的开始,热会慢慢变少,冷会一点点靠近。热和冷的交替,又是生命中一个节气的轮回。我看到,植物不再冒出新的枝叶,果实也快速地成熟,植物们都趁着这时候,把已经拥有的东西留下来,留在自己生命的旅程中。

此时,风是宜人的,如轻擦脸颊的湿毛巾,凉爽舒适。风里有大豆玉米成熟的味道,有月饼美酒的香气,有烧鸡出锅的肉香,还有葡萄苹果梨子,从树上摘下来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流淌了几千年,曾经留在泛黄的历史册页中,也留在人们世世代代味蕾的记忆里。舌尖上的中国,一个热炒的名词,中国人对吃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人很会吃,把一些洋鬼子馋得蓝眼睛放大,嘴巴啧啧有声,手指都填进嘴里,一副贪婪的吃相,让我们中国人很瞧不起,他们没有谦谦君子和大家闺秀的优雅。在吃的王国里,中国人是有帝王之相的。秋天的盛宴,在八月半开席,吃着,喝着,还要听着,看着,才能尽情尽兴。人们迎着月亮的明眸,抒发把酒问青天的浩叹,一代代人,吟诵着不知今夕何夕的花月词章……

在这个时段,我对这现实中的盛宴不感兴趣。我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高度,一个足够涵盖我现实状态的居高临下,一个给自己行色匆匆的人生有所指导的内审和明察,一种看清来路和未来的力量,我发现有点难,我四顾茫然。这世上,是不是也有人和我的心境一样呢,我猜想肯定也有这种人,和我一样淹没在一片混沌中,隐藏于熙熙攘攘的人海,也在心灵的迷蒙中,寻求一种秋天的清爽。

我正在重复前人走过的道路,路经当下的喧嚣,盲目地向前活着。我在研究生班读书学习,很多时候,我从书本里抬起头来,疲惫而忧伤,我希望自己少一些夜郎自大,也少一些妄自菲薄,更少走一些弯路。

因为一种追逐文学的热情,让我与寂寞和失眠为伴;夸父追日般追求精神的光芒,更让我在物质现实和灵魂的自由出入之中疲惫不堪。时间对我并不宽容,生活中,拮据的时间,令我捉襟见肘,工作、学习、生活,一种无奈和两难的苦恼,吃掉了我身心的安宁和健康。苏格拉底、卡西尔、康德、茨威格、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司马迁、曹雪芹等这些人环绕在我的周围,我崇拜他们,并向他们学习。哲学、文学的盛宴,激起我内心的风暴,我迷恋思想中片刻的空旷,打碎头脑中所有限制自由的牢笼,这种同自己的战斗,超越了现实意义中的战争。每当取得一个小胜利,我都有一种被疗救的解脱,这比舌尖上任何的享受都有激情和快感。

我喜欢一首歌《在路上》,歌声深沉而充满力量。“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 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是的,我正走在路上。远望彼岸,风烟俱静,香花如瀑,云飞鸟翔,我准备做自己的帝王。近看现实,人声鼎沸,名利升腾,雨雪交加,我在尘世里不停地奔跑。恍惚觉得,我生命中应该有一个指引,这是除了时间向导之外的另一种清醒。

先前,我常常羡慕那些圣坛之上的崇高,多么伟大和高不可攀啊,当我明白那种高高在上的无力和伪装后,首先感到的是沮丧,神圣神秘之感瞬间坍塌,继而是一种虚无,虚无地无着无落。慢慢地,我对这些存在物予以接受和理解,一种秋天般的清爽,安慰了现实中的散乱心迹。渐渐地想明白一些事情,一些头脑中固有的常识性的东西,有时竟隐藏了许多繁杂的底色。实际上,很多东西同时充当了矛和盾两种角色,在同一个维度上完成合谋。

或者刻意为之,或是偶然觅得,我有了一个重新坐在课堂里的机会。时间不长,每一秒都比黄金珍贵,导师、名家的授课和点拨,对我来说,恰是秋天的盛宴,也是秋天的清爽,我受益匪浅。此时,我心怀敬畏,感动不已,除了爱、真诚、善良,我别无选择,这些都是我生命旅途中继续前行的巨大力量。沿途的风景需要认真收藏,它将永不再现。以审美的眼光,慢下来吧,这是一种从容的境界,很多时候,沉默是最好的回答。冷暖的融合和交集,既是季节的意象,也是思想上拓展出的新境界。

在这个秋天,文学和思想的盛宴,不亚于味蕾上的大快朵颐。让眼睛看到朴素,内心虚怀若谷;让爱和大自然携手,人的生存意义与地球宇宙和解消融。我让智慧留在左手边,让醒悟留在右手边。这个盛宴,我邀你坐在对面,让我们尽量咀嚼得斯文一些,如同那些飘飞于时空罅隙被称之为文学的文字,高贵而从容。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