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远离潍河的泰康去哪了?

远离潍河的泰康去哪了?

周武王打败了殷王,来到商都,下了车把夏的后代封于杞。孔子也曾说:“我想考察夏代的礼,所以到杞国去,但那里的情况已不足验证,在那里我只得到一部《夏时》。”这个杞国,就是现在居于潍河中游的安丘。周武王把夏后代之所以封到杞国,定是夏的初祖墓地在此,让其后代在此祭祀。夏泰康是大禹的孙子,启的儿子,是夏朝的第三代王,《五子之歌》中记录了泰康失国的事。泰康是夏朝初期的王,他的王都定是在潍河一带。从寒浞灭夏氏的后代斟鄩、斟灌,都在潍河两岸看,也符合夏初都位置的大致地带。那么,离开潍河百天还不回来的太康去哪了?

鲁哀公曾说:“夏后氏并没有教导人民诚敬,而人民却敬重他,他们究竟是推行的什么政教而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敬重呢?”孔子也曾说:“夏代治国是重视政教,虽然敬奉鬼神,但却把这作为政教的内容,忠于国事而通达人情。首先是发给俸禄,其次才是施予威严;首先是赏赐,其次才是刑罚,所以他们的治国方针使人觉得亲近,但缺少尊严。一到政教衰败的时候,人民就变得鲁钝而愚笨,骄横而放肆,粗鄙而没有修养。”从这些名人对夏朝的评价看,夏朝曾有过辉煌的时代。夏朝共历十三世,十七王,至夏桀被商汤所灭,历经约471年。史书往往说泰康失国是因他不善治国,迷于打猎。我倒认为泰康是一个忘我、不顾享乐的大王。古时帝王打猎,主要是征伐不听话的诸侯,教训叛乱分子,或者平定不安定的局势。从后羿篡位看,就是国内有了矛盾,有了敢于篡位的部下。从后羿长时间不回宫看,他定是在处理一件复杂的事情。从后羿篡位后,泰康长期居住在打猎地,当地人为他建土城建筑看,当地人还是很拥护泰康的。

《礼记》中说:“虞舜时,用陶器作棺材;夏代烧砖,砌在瓦棺的周围;殷代才开始有棺和椁。”从这段记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夏代烧砖瓦,砌坟墓。那么夏代必定就已有了能住的大房屋。《五子之歌》中也说:“禹王的教诲是这样: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从这句歌词中,也能发现,自大禹时就能建筑高高大殿和宫墙。然而,在我省有一个很有名的古城,是一座土城,这个土城,就在东营广饶的草桥村。这个遗址现在被认定为春秋时代孙武的老家。这个土城的位置位于现在的小清河之南,符合泰康打猎的洛河之南位置。草桥地名曾称洛安,这条小清河就是曾经未与黄河并流时的洛河下游,或者是洛河的一个水湾处。就是《五子之歌》所称的洛之汭。之所以筑土城,定是因为后羿篡国,而只有潍河两岸有砖瓦,所以在洛安就只有落难帝王用土筑城。

    泰康在土城住下后,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是田猎去的,因此他的子孙有可能姓孙。孙这个字还代表倒霉的意思。也符合泰康失国的情况。古时骑马飞奔,即使没有千里马,从潍河骑马跑,到东营的广饶仅几百里路,也只不过是一天的路程,也符合打猎的路途。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