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一(2)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之一(2)

走进开新族   走近修脚师

第一章   师傅英子面对面   促膝交谈细访谈

第二节    把盏斟茶重相逢    忙碌间隙话匆匆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信步徜徉在开新族内,时时处处感受得到楚文化气息的熏陶,每层楼的房间里、走廊上、楼道边的墙壁上,都有醒目的装裱精致的图画或文字,内容或是楚国的历史更迭大事,或是楚地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故事,或是一些让人励志的名人名言,或是与楚人足道有关的荆楚楷模介绍……开新族很注重弘扬历史传统,很注重挖掘身边的优秀先进事迹,很注重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开新族公司楼盘坐拥荆州市黄金地段,位于荆州市区园林东路,面朝江汉平原上的第一大公园——荆州中山公园,公园的北大门与开新族隔街斜对。清晨,站在七楼俯瞰,美景尽收眼底:碧水湖塘莲蒲清荷,参天古木阴翳树林,亭台楼阁高翘飞檐,琉璃黄瓦廊桥流水,烟波浩淼风景如画,荆州中山公园被誉为本市的“绿色心脏” ,这里伛偻提携络绎不绝。当然,我来荆州的这几天,晚上只要有空就和姐姐来这里,穿过条条清幽的曲径,跨过道道长廊和拱桥,一边锻炼一边谈心,情趣盎然。


       白天坐在开心礼品店的茶室里,茗香袅袅,丝竹绕梁,赏心悦目的美景透过玻璃墙一览无余,笔直秀颀的水杉树削尖了头卯足了劲儿钻入云天,缀满簇簇果实的香樟树冠像蘑菇伞撑起了浓浓的绿荫,婆娑婀娜的柳树垂向湖面对镜梳妆,荡漾碧波之上的荷叶托着亭亭玉立含羞浅笑的娇娘……


      在师傅工作的间隙,我们把她请到了这间茶室,时隔五年,没想到师傅还认得我,问我儿子的脚好了没有,我感激地说已经好了。把曾师傅让到上座,斟上一杯铁观音。我悄悄地打量着师傅,几年不见,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一头短发,衣着打扮依旧朴素,如果非要说变化,就是上眼皮比先前略微耷拉,右眼有点血丝,大概是没有休息好吧。姐姐说明了我的来意,师傅没有表现出工作状态时的那份热情和敬业,表情淡淡地,操着我勉强能听懂的湖北话:“我的事迹不都很清楚了吗?好多记者都来过了,说来说去就那些事儿。”一听就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对于采访习以为常了。我转脸看看姐姐,也没有了老总的那种气势,在曾师傅面前毕恭毕敬低眉顺眼。我有点气馁,开始感叹自己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碰上软钉子了。姐姐笑吟吟地开口了:“曾师父,英子不是记者,是个老师,是我的朋友,她是要深度采访您,不像是过去快餐式的,她把您这几十年来的事迹挖掘一下,对您的过去是个总结,对于开新族的后辈成长也是个好事情呀!”曾师傅的脸色开始有些缓和,朝我点了点头,道:“有些记者的做法我很看不惯,采访后就走了,再也不见面,发了文章也不拿来我看,谁知道他们写的啥。”我也一时弄不明白记者为什么会那样,马上表态:“曾师傅,请放心,我写文只要牵扯到您的,一定请先您过目,有不妥当的地方,您纠正了再发文,保证尊重您。”


     “你想问些什么?”曾师傅问我。


      没想到她这么直接,“我……呃……”我一下子把本来想要说的话忘了个干干净净。


      “ 这样吧。”师傅说,“你先把要问的话写个提纲,我先看看,能告诉你的就告诉你,好吧?”


       “好好,这样最好不过了。”我赶紧说道。


      “现在那边可能又来顾客了,我也很忙。要过去了。”说完,师傅抬起略有佝偻的身子,要走。


     姐姐看看我,看看曾师傅,朗声大笑着:“英子老师,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劳模的精神风貌,时刻不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咱要向师父多学习呀!”


  按曾师傅的要求,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依照写人物传记的框架结构,把曾师傅六十四年来所经历的重要时间段列成提纲,请她对照着先回忆一下。第二天傍晚交给她时请她利用空闲时间看看,在我离开荆州前我争取能整理出来。师傅说,到了她这个年龄精力有限,工作一天回家后就想休息一下,但再困难也会力争配合我。


 听师傅这样说, 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按这样见缝插针的方式断断续续地推进,十几天的时间能采访完曾师傅一个人也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接触其他几个人。我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姐姐,当时徐燕姐也在场,她提议最好让曾师傅出去散散心,一边工作一边同我谈话确实太累,也容易打断思绪。姐姐也正有此意,陪我一边游玩儿一边采访,岂不惬意?!到哪儿去好呢?最后决定坐豪华游轮沿长江而上来个重庆五日游。我一听,就傻乐:“也太夸张了吧?光有心饱眼福了,还能同曾师傅细聊?”姐姐说:“这,咱还要问问曾师父,尊重她的决定。”


      第二天,反馈回曾师傅的意见,她还有很多家务事,不方便外出。于是,姐姐决定找个离师傅家近的清静去处,让她不上班了专门与我在一起,这样的安排甚好。


 姐姐特别提醒我:“英子,你说话的口吻有点硬,同曾师父接触要注意喽,她是受人尊敬的前辈。”


       我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好多朋友说过我了,教师职业病,在学生面前发号施令习惯了,是个坏习惯。”


 “社会上与在学校里不一样,好好地琢磨一下。”姐姐不疾不徐,口吻柔和地教导我。


  “与人交流时,要坐在他的右侧,莫坐左侧。同尊敬的人交谈时,不要说‘我的话你听懂了不’,而是要说‘不知我的话意思表达得清楚不’。”我不解地看着姐姐,她笑了,循循善诱道,“这是我们上心理学课时老师传授的,这样才能让与对方心理不反感,更容易沟通。”


 我算是服了!敢情不仅仅是经商呀,经过几天的交流,我才彻底醒悟,姐姐平日经常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并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给自己充电,什么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国学……给活学活用了。

      通过这十几天的接触,我了解到姐姐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在荆州的商界和政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周围凝聚了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但从未见姐姐露出丝毫的粗鄙之气,她虚心学习更新旧观念旧知识,严格自律不断吐故纳新,给自己树立新的标杆跨越,扶危济困菩萨心肠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是我敬慕的引时代潮流的新儒商。

(雨中的荆州中山公园)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