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

历来结婚庆典,道具是必不可少的。早年间那些上纲上线的繁文缛节且不必说,现代的方式,比如说充气拱门、大红地毯、名贵花束、彩色气球……种种名色,不一而足。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儿,绝对马虎不得,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力求精益求精。天刚蒙蒙亮,七大姑八大姨便早早来到喜主家,帮着摆东摆西,忙里忙外。老娘们儿一般忙着装盒子理包袱,男士则帮着扯电线安放音响张贴红纸喜字。贴红纸的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们扫的扫抹的抹,然后将早已裁好的粉红纸儿贴在下水道的盖子上,从家门口儿一直贴到小区的大门外,一处也不得落下。若是沿途有垃圾桶,也要一并贴严实,一是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更重要的是为“避污祛邪”。要是碰上特别讲究的主儿,此项任务必须日出前完成,也不知有啥说道儿。

早饭过后,男方须在司仪的主持下举行一个简短的临行仪式。只见两位长辈胸佩红花,端坐正中,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围了一大圈儿,里三层外三层的,不住地鼓掌助兴。新郎官儿雄赳赳气昂昂,向父母保证一定将媳妇儿安全接回来。此时做父亲的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比自己结婚还高兴。做母亲的笑靥如花,身着大红旗袍,浓妆艳抹的,似乎是要和即将过门的儿媳妇一比高下……

女方那边更忙活,特别是新娘,一大早就要起来化妆。也不知人家化妆师是怎么化的,眼睛小的给化大了,皮肤黑的化白了,婚纱一披,头饰一戴,不仔细看的话根本认不出是谁,还误以为是哪里来的影视明星呢!前来帮工的亲朋好友更是放下茶盘提起壶,忙得脚不沾地儿,却个个喜气盈盈。

“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声震耳欲聋,新郎的迎亲车队来了。一色的花车“一”字排开,威武气派……按照既定程序,迎亲事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主角儿”神采飞扬,“配角儿”配合默契,唯司仪马首是瞻。

记得前些日子四舅家表妹结婚就挺有意思。娶亲车队临走以前,新郎新娘须要一起拜别女方父母。司仪手持话筒问新郎:“小伙子,现在坐在你面前的这两位是谁?”小伙子很是腼腆,傻笑不语。“新娘子为你姑爷介绍一下!”“这是咱爹。”“爹!”“唉!好女婿!”四舅大腿一拍,高声应道。“这是咱娘。”“娘!”“唉!真是个好女婿!”四妗子双手竖起大拇指,脸上笑开了花儿。舅妗子不失时机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儿,算是给新郎的“改口费”。小伙子将红包恭恭敬敬递到表妹手中后,当着大伙儿的面表决心:“俺向爹娘保证:结婚后俺工资全交,家务全包!”“哈哈哈……”众人大笑,舅妗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要照“全家福”了,一家人在摄影师的统一调度下,把两位新人簇拥在中间,一堆“绿叶将两朵“红花”衬托得更加光彩照人。其间摄影师还不住的提醒大家:“喂,边上的那几位再往中间凑凑!”

合影毕,新郎便抱起新娘,缓步向花车走去,一家人紧随其后。此时,红地毯两旁的礼炮次第鸣放,射出的彩弹在半空中绽开,彩条儿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落在人们的头上身上,着实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与童话般的美感。

要说结婚庆典的重头大戏还是午间的婚宴。当新郎新娘来到现场时,全场的灯光骤然熄灭,《结婚进行曲》响起,聚光灯照着两位新人缓缓步入舞台中央。口吐莲花的司仪,将婚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众宾客的掌声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一次比一次热烈……

一场婚礼下来,可谓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婚庆一方在众人的配合下,将婚礼演绎的异彩纷呈,效果极佳,除了获取了不菲的报酬,还提高了本公司的知名度,可谓“名利双收”。新郎新娘尝到了“众星捧月”的滋味,风头出尽,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自然是心满意足。双方家长看到婚礼如此喜庆热闹,两位新人如此恩爱和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不就是多花个万儿八千的么,值!

每次参加婚礼回来妻都会羡慕不已,说现在的年轻人真赶上好时候了。每每听妻这么说,我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总觉得对不住她。我与妻结婚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家里穷,为了省钱,只好去“旅游结婚”。说是“旅游结婚”,其实就是到烟台三姨家住了三五天,表弟陪着我俩到海边玩了玩。回来后请亲朋好友吃了一顿饭,就算结完婚了。

婚后生活就三个字——过日子。有了儿子后更是柴米油盐醋,锅碗瓢盆壶,褯子棉被破布头儿,哪里还有一丝儿风花雪月的诗情浪漫!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委屈妻了。好在咱是“业余厨师”,颇能利用现成的工具和原料,时不时整几个可口的小菜儿,算是稍稍补偿了一下当年的遗憾。

人生有些环节本来如戏,没有道具行头的话还真不好演。在人生这出大戏中,至少有两样道具是必不可少的:一曰真心;二曰真情!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