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京华漫记》之二《双峰竞秀》

《京华漫记》之二《双峰竞秀》

《京华漫记》之二

         双峰竞秀

         ——百年学府之旅

 

妻是教育工作者,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仰慕已久,来京前,就提出一定到北大、清华看看。我曾在这两座中国的最高学府培训学习过几次,可谓轻车熟路,于是就当仁不让地做了此行的导游。


           清华芬芳


一大早,未吃早餐我们就来到清华大学。清华分为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为老校区,东校区是五六十年代以后新建的教学区。因比较偏好历史文化和古典建筑,我们选择游览了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老校区。


            一 、荷塘月色


进入西门,首先看到的是皇家园林近春园。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得以幸免。同治时拟重修圆明园,由于经费不足,决定拆毁近春园,将石材用于圆明园修缮。但拆毁近春园后爆发太平天国运动,重修圆明园的计划化为泡影,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达120余年。一座皇家园林有幸逃过外寇一劫,竟然毁于朝廷自己之手,真是莫大的讽刺,令人不胜唏嘘,感慨良多。1913年,近春园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成为近春园遗址公园。

  近春园的灵魂是一偌大的荷塘,因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而闻名于世。1927年夏,居于附近的朱自清漫步于荷塘西北角,写下了《荷塘月色》一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又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徜徉在荷塘四周,这些曼妙灵动的文字不禁浮现在我的眼前,不由地赞叹真乃神来之笔,无愧大师风范!

  荷塘中间有一座岛,一汉白玉“莲桥”与岸边相连。岛上丘岭逶迤,花木扶疏,环境清幽,宛若世外桃源一般。为纪念《荷塘月色》诞生于此,岛上建有“荷塘月色亭”。“荷塘月色”四字匾额,乃临摹朱先生手迹,清美隽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与大师的为人、学识、境界和荷塘月色的意境十分相称。这种以文章篇名建亭制匾的事例,实属罕见。另外还有纪念吴晗先生的“晗亭”与吴晗先生雕像,并有近春园遗址纪念石碑。岛上还陈列着1979年重修荒岛时发掘出的近春园残垣与残存的石窗与门券。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临漪榭”,是仿原有同名建筑旧制修复,按清宫法式,歇山起脊,金线苏彩,也是近春园内唯一象征性的遗址修复,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近春园东是清华园,康熙时与近春园同为一处园林,称作“熙春园”,为“圆明五园”之一。道光二年,熙春园以“工字厅”为界被分成东西两园,西园称近春园,东园仍称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现存清华园门匾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清华大学西二门上的“清华园”三字也是他的手笔。1911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园中的著名古建筑有工字厅、古月堂、清华学堂、西二门(实为南门)等,但著名的当属“水木清华”了。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为一时之苑囿胜地。”水木清华”一带的景观设计别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其间遍植荷花。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即著名的“清华三亭”中的子清亭、闻亭。这里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夏季荷花盛开,一片葱郁之色;冬季白雪落于池面,周围琼枝环绕,别有一番景致。荷塘南畔垂杨掩映着的秀雅古建筑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为”水木清华”正廊,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据载为康熙皇帝的御笔。”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华园之名,即源于此。廊柱上悬有清代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极尽此处景致之胜。荷塘西侧挂一瀑布,远远可闻水声,令人心旷神怡。

徜徉在古色古香、如诗如画的近春园、清华园,早已忘记是置身于一处现代化的大学校园,有穿越时空、恍若隔世般的感觉。


             二 、亭亭玉立


谈起清华园中的风物,人们大多津津乐道的是近春园的荷塘月色,水木清华的天下长联,还有二校门的洁白如玉。但在我看来,闪耀着人文光辉的“清华三亭”和王国维纪念碑,才是清华园最具人文魅力的景致。

掩映在清华园青山碧水、苍松翠柏之间的闻亭、自清亭、晗亭,以三位清华大师的名字命名,彪炳着他们的铮铮风骨和崇高的的人格魅力。

清华大学前身是1911年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兴建的清华学堂,一代清华学子曾沉痛地把母校比作“国耻纪念碑”, 民族的屈辱又激励着一代代清华学子砥砺前行,形成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于是,“骨气”就成为清华人文精神中的特殊基因。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而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的坐像和闻亭、自清亭,就坐落在“水木清华”旁边的山水之间。

“水木清华”后月台面临一方荷塘,每到夏天荷花盛开,景色怡人。池东岸小山上有座单檐四角方亭,青瓦绿柱 翼然欲飞。该亭原名迤东亭,是清代皇家园林熙春园留下的一座亭子。1978年8月,为了纪念著名的爱国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逝世30周年,特更名为”自清亭”。因自清亭设于此地,荷塘北岸又坐落着朱自清先生的汉白玉雕像,许多人常将此处的荷塘误以为朱先生《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我初到清华游览这里时即有此念。其实不然,《荷塘月色》描写的的”原址”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专门建有“荷塘月色亭”。于是便诞生了“清华四怪”之一的“两处荷塘争月色”,凭添了游览的情趣。子清亭旁立一纪念碑石,上刻“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东海人,生前是我校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和散文家。1926年他参加‘三·一八’爱国游行。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领衔发表声明,积极支持革命学生反帝反蒋的斗争,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主义的‘救济粮’,表现了崇高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1948年8月终因贫病而逝 。”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等脍炙人口,被选入中学教科书。在风景秀丽的“水木清华”为他立亭塑像,足见其在清华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闻亭是一座六角亭,与子清亭比邻而居,相得益彰。闻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七七事变后,清华园落入日寇之手,校园惨遭破坏,钟亭被毁,亭内大钟及亭下铜炮被日寇掠走。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同时也是清华校友和教授,他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均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拍案而起,表现了知识分子和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1946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抗战胜利后,学校北上复校,重建钟亭。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特将钟亭命名为“闻亭”。现亭内悬挂着一口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大钟,古朴苍桑,原悬挂于颐和园东大门对面,抗战胜利后移至此处。闻亭钟声,时刻警策着清华学子勿忘屈辱,自强不息,奋然前行。

    1986年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又在闻亭下面的平地上修建了闻一多雕像,用红褐色大理石雕成。先生身着长衫,围着围巾,戴圆眼镜,面庞骨骼嶙峋,目光深邃,透着一股儒雅而又刚毅之气。雕像背面,用行草书镌刻着闻一多先生的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雕像的落成,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肃穆。蓝天白云之下,闻亭高耸颇有君子之风;苍松翠柏之间,诗人挥笔尽抒爱国之志。

晗亭坐落在近春园的小岛上,与“荷塘月色亭”遥相呼应。吴晗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也是剧作家和杂文家,担任过北京市副市长。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创作历史剧《海瑞罢官》以及与邓拓、廖沫沙一同撰写专栏文章“三家村夜话”,惨遭“四人帮”迫害致死。1984年10月平反昭雪后,在近春园遗址上修建了晗亭和吴晗塑像,以资纪念。亭额为邓小平题写。讲学术,他比不上陈寅恪、王国维等;讲影响,他比不上梁启超、胡适等;讲贡献,他比不上钱学森、李四光等,为什么给他单独建亭立像?塑像背面,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彭真题词似乎道破了玄机:“吴晗同志以一个勤奋治学、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历史学家和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道路,是本世纪我国知识分子前进的光明大道。”我想,这也是对历次政治运动中惨遭迫害而含冤蒙羞的耿介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思,其中也不无对今人的无声警示。

             

             、光照学林


清华园里还有一同鲜为人知的纪念碑,隐身于工字厅东南侧 、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它就是为了纪念王国维先生而立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王国维先生乃清末民初我国最著名的学者、国学大师之一.享誉海内外,在古代史、古文字学、诗词戏曲、红学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著有《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曲录》、《宋元戏曲考》等著作62种,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导师”。曾任清逊帝溥仪之师。1927年6月2日,在“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其遗书语)”的思想驱使下,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时年50岁,正是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这既是先生人生一大悲剧,无疑也是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巨大损失,令人扼腕叹惜。世事无常,发人深省。

纪念碑由梁启超之子、清华建筑学创始人梁思成设计碑式,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撰写碑铭。碑铭曰:“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 !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其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中国一代代传统文人精神的写照,读罢不禁潸然泪下。可以说,这篇著名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既是我国近代“独立、自由”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庄严的宣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拜金媚权之风日炽,知识分子的这种独立自由精神正在日渐式微。因此,这座纪念碑在今天看来,有其特殊的意义,显得更加不同寻常。

                    园风流


走出清华大学,我们草草吃了点早餐,又匆匆来到北京大学。

             一 、百年沧桑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同时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身兼中国最高学府与国家教育部的双重职能。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血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1921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京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走在反帝、反封建、反外侮斗争的前列,前仆后继,历经沧桑,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素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在北大百年校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站在北大门口,望着这座百年学府,一种庄严的感觉涌上心头。百年北大,风雨沧桑;百年北大,熔铸辉煌。在新的世纪,北大正以其博大开放的胸怀,秉承传统,继往开来,以博雅塔为笔,以未名湖为砚,饱蘸热血与激情,书写着新的百年辉煌。


             二、 湖光塔影


我们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从北大的正门——西门,进入北大校园的。

与清华园正门——二校门的欧式风格不同,北大正门西门是一座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北京大学”四字匾额由毛泽东主席题写,苍劲有力,独具风骨。门左右两侧立着一对威武的石狮,使校门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神采奕奕。北方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建筑的正门讲究坐北朝南。按此理论,南门应该是北大的正门。但是,北大却突破了这一传统,而是在建校之初就把西校门作为正门。这是当初主持燕园规划的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清华园校区也是他设计的),他从玉泉山上的古塔得到灵感,认为学校的主轴线,应该指向那座古塔,主校门位于主轴线上。这样,他就一反中国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将主校门以及校门内的办公楼都设计为坐东朝西,使北大更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北大校园原为燕京大学旧址,又称燕园,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大,北大校区才迁到这里。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北邻圆明园,西望颐和园。建设者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古木参天,湖光塔影,风景如画。著名的“一塔湖图”,便是燕园的精华所在,成为北大的标志。“一塔湖图”是北大校友对校园内三个最著名景点的调侃称谓,即博雅塔、未名湖和图书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朴玲珑的博雅塔原本是一座水塔,位于未名湖东南小丘,是仿照通州辽代燃灯古塔样式建造的。它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立在湖畔,静观燕园风云变幻、花落花开。1924年,校方为了解决全校师生生活用水问题,于现在塔址附近打了一口深164尺的水井,水质甘冽,水源丰沛,喷出地面十多尺。设计者因地制宜,在此建立一座水塔。当时有人提议,燕园的古典建筑群中应该建一座古塔式的水楼,才能与未名湖畔的风景相协调。但这个建议在当时颇有争议,因为古塔在中国古代多建于寺庙内,建于校园内是否合适还值得商榷。后来燕大校方向当时的社会名流征求意见,得到赞同后才决定建立塔式水楼。时过境迁,当时一个颇有争议的建筑,却成就了中国最高学府中永恒的经典。由于这座水塔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而“博大”与“儒雅”,恰恰是北大之精魂!

 从西校门往南,越过一带树木繁茂的丘陵,远远便望见一处波光潋滟的湖泊,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未名湖了。她宛若一块碧绿无暇的美玉,静静地躺在北大校园的怀抱里,闪烁着熠熠夺目的光彩。环湖花木扶疏,杨柳依依,亭台轩榭,曲径通幽,使未名湖显得更加淡泊宁静、旷达清幽;博雅塔倒影在水中,湖光塔影,独具神韵,令人流连忘返。如果把博雅塔比作一枝劲挺的巨笔的话,那么未名湖就是一方温润柔美的秀砚,在古色古香的燕园书写着北大这部煌煌巨著的百年辉煌与风雨沧桑。

 未名湖诗情画意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曲折的历史。原来未名湖一带原是清代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淑春园,当时并无多少可观之处,园中多为水田。后来乾隆帝把淑春园赏给和珅,和珅在此大兴土木,把周围原来的稻田、池塘扩大成湖泊,并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岛屿,建成了一处大型园林,当时号称京师第一私家园林。据记载,园内建造楼台64座,游廊亭阁357处。园内湖泊水中有一石舫,乃是仿圆明园中景物而建。整个园林与皇家园林毫无二致,这在封建王朝就是”逾制”,有杀头之罪,和珅胆敢如此,完全是倚仗深得乾隆宠爱,有恃无恐。和珅被查抄之后,该园又几易其主。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淑春园难逃浩劫,石舫上的建筑荡然无存,仅留下孤零零的石舫底座及临湖轩。临湖轩原名临风待月楼,曾是原燕京大学校长、美国驻华大使、毛泽东曾为其离职而撰文的司徒雷登的住所。轩中红柱蓝墙灰瓦,院落小巧玲珑,竹林掩映,芳草萋萋,确实是闹中取静、静谧安宁之地。临湖轩的名字还是著名作家、时任燕大教授冰心命名的,匾额为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所题,冰心和吴文藻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被传为一时佳话。

 1919年司徒雷登任燕大校长后,几经考察,选定了这个历经劫难的古园遗址作为新校址。在设计修建燕大校园的过程中,对未名湖一带的旧景观进行了整理修缮,并增设新景,形成了今天的未名湖景区。当时为未名湖取名时,提出了很多备选名称,但都不尽如人意,最后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锤定音,以“未名”称之。于是,未名湖以“未名”而名扬天下,真乃造化钟神秀,岂非天意耶?“未名”之名,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崇高情怀。毫无疑问,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是北大的象征,除了她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上的象征意义。  

                     三、 独领风骚

 

 北大图书馆新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未名湖畔,是由李嘉诚先生捐资1000万美元兴建的,1998年北大百年华诞之际落成。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在设计新馆时将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造型以传统风格为主,质朴大方、端庄稳重,高大巍峨的图书馆与周围原有的建筑和谐统一,成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最初的北大图书馆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始建于1898年,如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百余年来,经过几代北大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形成了宏大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馆藏图书文献总量达1100余万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位居亚洲大学图书馆之首。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套)五至十八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此北大图书馆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学术研究家所珍视。

    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仅馆藏丰富,而且群星璀璨。毛泽东、李大钊、鲁迅、章士钊、顾颉刚、马衡、钱玄同、袁同礼、向达等名人学者都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校长留下了关心图书馆发展的佳话,他们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传北大清华学生聊天,清华生神采飞扬地说某某某等国家领导人都是清华校友,然后不屑地问北大有哪些名人。北大生笑了笑低声说,北大没出什么名人,就出了几个图书管理员。清华生不解地问是谁,答曰:一个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另一个是新文化旗手鲁迅,还有一个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清华生立时红了脸,哑口无言。虽为笑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北大图书馆的却不同凡响,难怪其能与未名湖、博雅塔齐名并称为北京大学的三大经典名胜了。

    典籍有幸,得藏于最高学府图书殿堂,可谓适得其所;图书馆有幸,得藏国之文化瑰宝、荟萃一代精英,真乃独领风骚。

                     

                四 、风流云集

 

 作为近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名人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为全国高校之最。特别是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许多出自北京大学。诸如中共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严复,著名学者、红学家胡适、俞平伯,文学家鲁迅、朱自清、茅盾、沈从文、冰心、林语堂、叶圣陶,诗人闻一多、徐志摩、刘半农、何其芳、冯至,哲学家冯友兰、朱光潜、季羡林,音乐家冼星海、刘天华(二胡名曲《光明行》、《空山鸟语》作者),美术家徐悲鸿,历史学家顾颉刚、范文澜、翦伯赞,社会学家许德珩、胡绳,语言学家王力、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编著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西南联大毕业),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周培源、钱伟长,医学家吴阶平、林巧稚,“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汉字激光照排之父)、吴文俊(数学家)、黄昆(物理学家)等,枚不胜数,灿若繁星,光耀中华。

 名流如云,自然就有许多名人雕像,代表性的有蔡元培、李大钊、青年毛泽东、马寅初、周培源、冯友兰、曹靖华等十几座。蔡元培与李大钊铜像,分别坐落在未名湖畔钟亭前的草坪上和俄文楼前,两米多高的汉白玉底座,半身青铜雕像,身着长袍,神情和蔼可亲,一派长者气度,而李大钊浓密粗壮的八字胡须又隐隐透着一股凛然正气。铜像由77、78级毕业生捐建,分别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傅天仇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蔡元培先生是光绪进士,我国著名教育家。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起,在北京大学任史学系、经济学系、政治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馆长),同时为《新青年》杂志主编,传播马克思主义。1927年4月被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英勇就义。

 为先哲立像,是北大人对他们的思想、学识、人格以及贡献的敬仰与怀念,一示永志不忘。

 还有几个外国人雕像,风采独具,各领风骚。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像,他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开创了西方近代小说的先河。铜像矗立在北大勺园荷花池北侧的草地上,高2.35米,塞万提斯身着西班牙披风,右手持书,腰挎宝剑,目视前方,风度威武而潇洒,既散发着文学骑士般的无畏气质,又闪耀着理想主义者的智慧之光,引人注目。1986年北京市与西班牙马德里市结为姊妹城市,马德里市政当局特意复制了象征西班牙文化、矗立在该市区西班牙广场的塞万提斯像,赠送给北京市,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它安放在极富人文积淀的北大校园,可谓适得其所。再一个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杰出诗人、学者、艺术家泰戈尔铜像,他的诗集《飞鸟集》为世人熟知和喜爱。泰戈尔曾于1924年应北大之邀来北大、清华讲学并访问中国,回国后建立了中国博物馆,并多次邀请中国学者、艺术家访问印度,为中印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000年5月30日,距泰戈尔来华76年之际,印度总统访华时以印度政府的名义赠送了这尊泰戈尔铜像,被安放在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成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见证。还有一个是立于北大希腊研究中心的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像。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影响深远。这些外国名人雕像,见证了北大注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开放包容姿态。

                     五、巍巍丰碑

  

北大是“五四”、“一二九”、“三一八”等思想政治运动的策源地,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革命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些革命烈士,北大校园分别建有“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三一八烈士纪念碑”。这看起来不太显眼的烈士纪念碑,却挺起了北大不屈的脊梁,立起了北大刚毅的精神,耸起了北大桀骜的风骨。

 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燕园中心的静园北侧的草坪上,由几块红色大理石组成,于1993年5月4日揭幕,主要纪念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直至抗美援朝,北京大学(包括西南联大、燕京大学)师生校友中牺牲的83位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正面是老一代革命家陈云同志的题词“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镌刻着烈士英名,第一位就是革命先驱李大钊,我们熟悉的还有邓中夏、张太雷、高君宇、闻一多等。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矗立在校史馆东面,有两座,一为北大所立,一为原燕大所立。1926年3月18日,北大、清华、燕大和北京总工会二百多个社团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大会”,抗议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行径,会后到执政府门前示威请愿,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受伤的有200多人,牺牲47人,其中有北京大学学生张仲超、李家珍、黄克仁,燕京大学学生魏士毅,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惨案发生后,举国震惊,鲁迅先生满含悲愤之情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等七篇檄文,其中一些名句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如“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1929年6月15日,北京大学师生为“三一八”惨案北大死难学生李家珍、黄克仁、张仲超修建了纪念碑。碑身三面分别刻有烈士的名子和简历。碑座刻有铭文:“死者烈士之身兮,不死者烈士之神。愤八国通牒兮,竟杀身以成仁。唯烈士之碧血兮,共北大而长新。踏着三一八血迹兮,雪国耻以敌强邻。繄后死之责任兮,誓尝胆而卧薪。”铭文由北大教授黄右昌撰。该碑原矗在北大三院(东安门北河沿54号),1982年3月18日迁到现址。1927年3月8日“三一八”一周年纪念日,燕京大学师生在现址为燕大死难学生魏士毅修建了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八个大字:魏士毅女士纪念碑。碑座四周雕以精美图案,并刻有碑铭。铭文写道:“国有巨蠹政不纲,城狐社鼠争跳梁。公门喋血歼我良,牺牲小我终取偿。北斗无酒南箕扬,民心向背兴与亡。愿后死者长毋忘。”

 值得告慰英魂的是,如今欣逢盛世,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烈士有知当含笑九泉。

 北大校园还有一座唯一的墓园,不能不提,这就是坐落在未名湖畔原花神庙遗址上的斯诺墓。墓碑为一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叶剑英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注英文。墓旁松柏环绕,绿草如茵。迎面一湖碧水,更觉幽静肃穆。斯诺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她与另外两位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斯特朗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三s”。她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在此期间,她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和报道“一二·九”学生运动,她家里是进步学生集会的场所。抗战爆发后,斯诺在其住所掩护过不少进步学生,帮助他们逃离北京,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她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于1936年6月秘密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回京后,写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驻华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著有《大洋彼岸》等书,为发展中美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她的遗愿,其部分骨灰安葬于北京大学,可见她对北大情有独钟,也彰显着北京大学这所百年学府独具的人文魅力。

 离开北大,已是夕阳衔山,红霞漫天。因为时间关系,还有许多景点未及游览,虽恋恋不舍,也只能割爱。路上,妻问我喜欢北大还是清华。北大清华都是中国著名的百年学府,人才荟萃,硕果累累,卓有建树,各有千秋,堪称中国高等学府两座幷峙的高峰,我都非常崇拜。作为北大清华学子,能在这里求学,除了学到权威的学术理论成果之外,还会受到古典园林环境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非常幸运的,是一种福气。 我是学习中文出身,又主要从事文字、文化工作,因此,两校比较而言,我更景仰人文底蕴更丰厚一些的北大。妻说:“你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更喜欢清华。”我调侃了一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没办法!”说完,我们相视满足地笑了。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