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拜谒孔子墓

拜谒孔子墓

举世闻名的“东方圣城”—-曲阜,那里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叫孔子。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去年深秋时节,我终于有机会前往拜谒孔子墓。孔子墓坐落于孔林中。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从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的四月乙丑,葬鲁国城北泗上,子贡为老师庐墓植树,至今已有2500多年。最初孔子殁后葬此,墓地是极小的,后来历代帝王不断赐田扩大,据说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至清代已达3000多亩,成为我们目前看到的规模。周围林墙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孔林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历史文化特色。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格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府出来,往北过一条宽街,映入眼帘的就是孔林的正门牌坊—-万古长春坊,上面镶嵌着“万古长春”四个红色大字,这是曲阜现有最大的石坊。石坊两侧各有碑楼一座,记述大修孔林的情况。由此,就可步入通往孔林的神道。放眼望去,林海茫茫,蓊蓊郁郁,仿似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过了“至圣林”门坊,一进二林门,就像跨入历史的隧洞,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了。走入林中,举目四望,到处是苍郁繁茂的老树古木,高者蔽云遮日,粗者二人难抱,有的达千岁之久。树高地矮,天光偶泻,愈显林深荫幽,天地间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沿环林路西行不远,便是被誉为圣水的洙水河。跨过拱桥的洙水桥,穿过两旁列有石雕望柱、文豹、甪端、翁仲的甬道,迎面是供奉孔子的享殿。飞檐斗拱,黄瓦饰顶,气象端肃。享殿后的一圈红墙内,是孔子的三代墓,从殿后东侧的扫墓门进去,参天古柏掩映着三座大型垅堆,西北方位那座最为高大,即为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子思)墓,布局为象征后世兴盛的“携子抱孙式”,颇利万世瞻仰与凭吊。圣陵的西边是“子贡庐墓处”,东边有宋清皇帝谒墓时的“住跸亭”。孔子墓前立着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的青石雕花碑,有双龙抱珠的碑帽,巍然而立,显示出一种古典的圣浩之气。默立在孔子墓前,让人思绪万千。我想: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像孔子这样影响深远。两千五百多年来,有多少人来此顶礼膜拜。除历代帝王大都来此祭孔外,大臣名士、文人墨客,也竞相前来拜谒。太史公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时,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李白与杜甫同游东鲁时,相别于曲阜。就连“直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也冒着严寒访圣陵,“我过东方也无负,清尊三宿孔融家。仕幸不成书幸成,乃敢斋祓告孔子”。许多卿相官吏,都是“常先谒然后从政”,可以想见孔子的尊严与威力。

伫立圣人墓前,我不敢高声,不敢有半点鲁莽,我怕我的无知和冲动亵渎了心中那至高无上的圣灵。我想起有位哲人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灭亡了,这个民族也就谈不上存在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我读过《论语》后,心中禁不住感叹:难怪孔子的思想能影响千万代,难怪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读作家高光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孔子》,作品中着力描写孔子出任鲁国司寇在无力阻止奸雄篡权之后,是如何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他的“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的,其一路的艰辛和坎坷是可想而知的。虽然那些有眼光的谋士,包括某些相对开明的君主都说他的“以仁治国”是个好东西,但当他们回到自己的丹墀上或宫闱里的时候,又没有一个不杀气腾腾的。在那个年代的君臣看,以残酷铁腕和血腥消灭异己,是巩固权力的最有效手段,哪怕这些是自己的血亲也毫不手软。所以,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被人视为添乱的好事者,甚至咒骂他是“丧家之犬”,以至孔子不是被人追杀,便是被人驱逐出境。而对整个人类深怀悲哀的孔子虽然筚路蓝缕,走投无路,却随遇而安,百折不挠。因此,为恢复他认为最理想的秩序周礼,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直到没有一个国家的君主愿意理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收留他,他这才无可奈何地踏上返回故里的归途。高光通过写作《孔子》这部长篇历史小说,试图通过孔子的大悲悯来张扬孔子那种关注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大境界和大精神,这也正是孔子留给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一笔财富。孔子无疑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一座山的峰巅,是一条河的源头。

我沉思于远古之中,当又一批游人走来,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这里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群列,亭坊飞翼;古柏老橡、虬藤朽枝之间,盘桓鸣唳着苍鹭泣鸦。透明的空气里飘荡着丝丝淡淡的清幽和芬芳。

走出圣地,我突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孔子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它是与天地合谐、与自然共生,是最为人性化、也是最深刻、最可行的。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