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孙中山故居见闻杂记

孙中山故居见闻杂记

2009年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广东省,探望已定居珠海市多年的大姐和二姐还有大姨几家亲人。她们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来到这个南国城市的,大姐在一家台资私企工作,二姐就职于格力电器,大姨原来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已经退休。这么多年,她们每隔几年就回山东看望我的父母,我一次也没去过广东。出远门的费用对于农村教师羞涩的低工资来说,显得过分奢侈,这是阻挡我出行的原因。这次,她们又极力撺掇,说不用我花钱,说到广东旅游,最好莫过于寒假,这个时节的广东如同四月的山东,不冷不热,舒适惬意。于是心动,我们踏上了青岛至广东的列车,来到了这片风光旖旎的热土。期间,正好都是休闲时间,姐姐轮流陪我们逛遍市区内的景观,领略了不少南国的风土人情,之后,为不虚此行,我们决定拜望一下孙中山故居。中山故居在毗邻珠海的中山市,二姐夫骆云廷是当地的客家人,去中山故居轻车熟路。正月十六,我们一行四人向中山市进发,车子就像铧犁,在这片氤氲着暖湿南风的土地轻盈划过。车外,苍翠欲滴树叶纷披的芒果树、棕榈树、椰子树、榕树飞速向后退去,风从车窗钻进来亲热地抚摸着脸庞,我能嗅到它身上甜丝丝的气息。沿途不时有路标指示着去中山故居的方向,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翠亨村人。翠亨村,本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村落之一,却因孙文而闻名于世。故居前游人如织,我们找车位停了车,在入口准备买票,被告知不用花钱,直接给票就可以进来了。这不禁让我对这景点刮目相看,现在有几个旅游景点不花钱!?中山故居确实非同一般!

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我没有进去,我觉得它太奢华,洋溢着太多的现代气息,不是我的目标,我要追寻先生的足迹,来到了一些更接地气的建筑前,这就是故居,我更关注的是怎样的环境成就了这样一位旷世奇才。

先生的一生像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一样波澜壮阔,我对他事业的巅峰阶段并不感兴趣,我甚至对他在关键时刻把中华民国的大权拱手让给阴险狡诈、阳奉阴违的袁世凯的行为而不屑:不屑于他的轻信,不屑于他无原则地顾全大局,把辛亥革命的成果拱手让人。我只想溯流而上,去探寻它的源头,欣赏那独一处的美景。孙先生不是一个完人,对他的做法的一些不苟同并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我敬仰他,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很早接受西方思想,在旧中国的黑暗里,在无数的血雨腥风里,始终抱定理想和信念,披荆斩棘,百折不回。他是东方欲晓时的那一抹光亮,他是深暗的海面上的一盏灯塔,给中国民主革命开启了新篇章!

现在我站在先生出生的地方,他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一生的轨迹,由涓涓细流开始,沿途吸纳众多的支流汇成浩荡的长江,奔流入海。

故居的房屋很多,有楼房,有平屋。这里因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常年气温很高,雨水丰沛,很多的房子因长年累月受雨水的侵蚀,墙体上已经生长了不规则的青苔,像挂上了一幅幅让人看不太懂的大写意画。亚热带风雨的蹂躏,这些建筑看上去与北方清清爽爽的风格截然不同,它们饱经风霜、斑迹痕痕,随意一瞅,就看到墙面间的小缝里一棵棵青翠的植株,在迎风摇摆。

      在我原来的想象中,中山故居应该面积很小,先生也不是大户人家,不会有很多家当。可现在当我信步其中,两个时辰下来,累得我腰酸腿疼,不禁感叹:这么多的房子啊!一座挨一座,出了小楼进平房,像进了迷宫。其实,这不是中山故居,准确一点说,是先生生前的故乡,是故居所在的村落。当地政府为了纪念他,供人们瞻仰,把先生生前的村落完全保留下来并加以修缮。这里面有生活奢糜的大户人家,有殷实富足的中等家庭,有寒酸局促的贫穷佃户;有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有孙文先生的生活足迹,有南粤的自然风光。这是一个在清朝末期生活、思想比较开放的村落,是一个很多农民迫于生计而离乡背井出走南洋的华侨之村,来来往往的人流,导致了它的视野思想的不封闭,造就了先生这样的人才一点也不令我惊讶,他就是从这里走出了国门,挣脱了清政府的思想桎梏。孙文先生,是一个思想的先行者,也是一个行动的先行者。

  先生出身贫困,出国留洋归来,也不过是一名靠一技之长吃饭的医生。恐怕从来也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谈吐张狂相貌一般的少年,将来会成为一个政治领袖,将来会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来也没有人会料到,这个出身低微并不被人看好的少年,他的家乡却以他为骄傲。

神奇的土壤养育了一代天骄——孙中山!

作为一个女人,我自然关注先生身边的女性。

封建旧中国讲究男人要三妻四妾,讲究女人要三从四德。我知道,蒋介石就阅女人无数,我知道郭沫若就有许多知已红颜;也曾“欣赏”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荒淫无道,也曾翻阅过众多名人的风流艳史,我知道,所有的这些,只不过证明了一个事实:女人是男人的附属,是可以任意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玩物。男人最大的骄傲就是对女人的征服。试问,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粉黛三千?不然,为何漂亮的有风韵的女人为何要称为“尤物”?我为女人悲哀,我为旧时代的女人悲哀!

那么孙中山呢?孙中山生命中的女人呢?

我站在孙家祠堂,驻足在孙中山的几位女人的照片,观望、揣摩、品味:

大夫人卢慕贞,典型的旧式妇女,相貌端庄,遵循三纲五常,相夫教子、安分守已,但先生不喜欢,他不喜欢这包办的旧式婚姻。卢夫人也深为丈夫的“不着边际的胡闹”而忧虑,他是燕雀,她是鸿鹄,她又怎能阻挡他的志向呢?她始终是一处温暖无风的港湾。

二夫人陈粹芬,眼中透着书香门第的自信,清澈的眼神中闪烁着理解与温柔。我不知道先生为什么娶她,也许她比大夫人思想新潮吧,但她虽尽心尽力地跟随先生,辗转于各地,忙碌于公务,但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她终究跟不上革命的脚步,最终隐归乡里,过起了普通妇女的安逸生活。

三夫人宋庆龄,后来的新中国的政府副主席,是一位传奇新女性,那份雍容华贵、那份端庄典雅、那份母仪天下的祥和,一直以来是如此地牵动着我的思绪……

美丽的你,聪颖的你,仪态万方的你,为什么要嫁给大你二十多岁的中山先生?名义上也不过是妾!

我凝神思索,那一张张的旧照片像书页一样从我心头翻过……

年轻貌美的少女宋庆龄站在行驶的轮船上,扶着船舷在微笑着挥手告别,甜美的笑容,轻曳的纱巾在诉说着主人灿烂的心情。她正离开祖国,奔赴美国,去大学读书,一脸的阳光:“喂……我要出去了!我还要回来的!”

午后的阳光从窗子斜射进来,妙龄女子宋庆龄打开了一本书,把脑后的长发稍微一束,静静地看着,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轻轻翻页,一会儿眉头微蹙,一会儿眉头舒展……那姿态像一幅绝美的画,一霎时那美妙的瞬间就被定格;

美丽聪颖的宋庆龄含笑听完姐姐宋蔼龄的交待,接过了她的工作,当起了孙中山的机要秘书;

沉稳干练的宋庆龄在为日理万机的总理处理文件,先生对她露出赞许的表情……

日复一日,庆龄被先生深深地吸引,被他的思想所折服,她陶醉于他的谈吐,陶醉于他的奔波,陶醉于他的远大的抱负……她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爱上了这位个子矮小的男人。实际上,先生的心里早已翻江倒海,他很早就喜欢上了这个高雅的女子,但他不敢表白,他有很多顾虑……一天,庆龄大胆地向他示爱了!一个年轻的女子,一个小他二十多岁又这么聪明高贵的美丽女子大胆向他示爱了,而且又是那样的热烈,两颗高尚的心灵终于撞出了炫目的火花!……

庆龄被父亲大骂忤逆,先生被岳父痛骂着赶出了家门,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住他们的脚步,先生说:“让我娶到庆龄,即使明天去死,我也值了!”两个志同道合爱得刻骨铭心的灵魂,从此惺惺相惜,从此风雨同舟!无论是革命浪潮汹涌还是失败流亡天涯,庆龄义无反顾地同先生为着共同的那份梦想栉风沐雨,开始了激荡的新生活。

孙中山不是好色之徒,他不是以占有美女的多少为荣,他是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宋庆龄不是下贱女子,不像时下的二奶,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她追求的不是什么荣华富贵。爱上了先生,就是选择了那份惊心动魄、颠沛流离!别说她是孙中山的妾,她是孙中山事业上的伴侣,是同孙中山平起平坐的政治家!伟大的爱是不拘泥于表面形式的!

之后,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有关宋庆龄的文章。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势力排斥她,她出走欧洲,但无论她走到哪里,关于她再嫁的桃色新闻就跟到哪里,显然这是政敌的险恶用心。在他们的眼里,庆龄也不过是孙夫人,孙中山的女人!孙夫人是不能再嫁的,否则就是不守贞节,就是给孙中山扣绿帽子,自然她在政坛中就没有了号召力。多毒辣的招数,我想,那么换作庆龄是男人呢?一个有如此地位的男人在妻子死后一定会有不少美女投怀送抱,然后有许多媒体大肆捧场吧,我能想像到庆龄当时的悲愤和郁闷,我也为她受到这样的人格污辱和人身攻击而愤慨。

宋庆龄是一个政治家,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她不是哪一个人的附属品,她不是一个道具,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结婚与再婚都是她应有的权利,与那些小人有何干系?

在死后骨灰安置的问题上,宋庆龄又显示出她独特的一面,她长眠后没有陪伴在孙中山的身边,而是作为宋氏家族的成员,进入了上海宋氏陵园,陪伴她的是她的保姆和父母。我感叹,宋庆龄就是宋庆龄,就是死后也追求自由,不以依附男人为荣。她姓宋,生于宋氏家族,长成风姿绰约的少女后在乱世中弄潮几十年——累了,最终来到父母膝下,尽一个女儿的孝道……

你,我所敬仰的宋庆龄啊,该如何称呼你呢?孙夫人?显然不妥,你的地位不只是夫人;宋庆龄女士?一个“女士”又怎能压住你的光辉;宋庆龄先生?噢,我听很多人都是这么尊称你的,啊,不 ,那样太亵渎了你的灵魂,让人感觉这称呼的不伦不类,误以为是你的杰出才争取到和普通男人生来就拥有的地位。 在我心目中,你啊,就是宋庆龄,独一无二的宋庆龄!

漂亮、时尚、典雅、睿智的宋庆龄!

叛逆、果敢、有爱心、母仪天下的宋庆龄!

敢爱敢恨的宋庆龄!

一个鲜活的闪耀着人性光辉宋庆龄!

写于2010年元月30日

修改于2016年3月17日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