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龙池伏击日本兵

龙池伏击日本兵

龙池伏击日本兵

作者 王沛盛

题记: 1938 212 ,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进了昌邑,所到之处,抓民夫、建据点、修炮楼、抢粮食、建立伪政权、培植亲日人员、迫害八路军和共产党员家属,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灾难面前,龙池成为昌邑人民抗击日军的情报中心和指挥中心,抗日武装力量的活动中心和根据地。中共昌邑县委在马渠办公,昌邑县政府在瓦城组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在瓦城成立……英勇的龙池儿女,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铁了心的跟着共产党走。青年踊跃参军支前,跟随大部队打击日寇。在本土上,县大队(独立营)、九区中队和民兵团结一致,保卫“渤海走廊”,反“扫荡”、反“蚕食”,齐心协力消灭来犯之敌。采用麻雀战、地道战、伏击战、歼灭战等多种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敌人丢盔卸甲、闻风丧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 19458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3日,昌邑在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庆祝抗战取得全面胜利。本文就和读者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龙池伏击日本兵。

19435月,抗日战争已从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日军不甘失败,仍在做最后的挣扎,派兵在龙池西北部的徐家庄建起据点。农历八月十五前夕,据点里的日伪军忽然多了起来,兵力增至日军一个加强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妄图在八月十五这天,血洗马渠村,消灭抗日力量,摧毁抗日根据地。

马渠,位于龙池以南 3.5公里 处,1937年建立了最早的党支部,抗战时期发展党员100多名,村里的群众在党的领导之下,踊跃参军支前,全村参军参政人数达480余人,出现了许多一门二英、三英的光荣人家。1940年春,马渠村成立了“自卫团”,围困敌人据点,配合部队作战,打击进犯之敌……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昌邑县委和县大队(独立营)大部分时间吃住在马渠,是昌北根据地的核心,被称作的“小莫斯科”。据1957年统计,该村县团级以上干部57人。马渠村还被人们称作是“革命干部的摇篮”

日寇在徐家庄设立据点,是生长在抗日根据地上的一个毒瘤,昌邑县委早就想挖掉它。

八月十四日 ,县委接到徐家庄据点内线人员的情报后,县委书记刁一民立即召开县大队干部和九区区委书记紧急会议,分析敌情,决定将计就计,在日伪军去马渠的途中,打一场伏击战。

从徐家庄到马渠,正常路线要经过北白塔、龙池,经缜密研究,制定了伏击方案:集中县大队一中队一排1个排,二中队一排二排三排3个排,共4个排,九区中队3个小队和民兵等数倍于敌的力量,分别在龙池及其附近的北白塔、齐西、岱邱和马家河小桥头5个地点设伏。

县大队政委宫愚公任战地总指挥,他和副政委郑翰林一起带领二中队一排二排埋伏在北白塔,正面迎击敌人,三排隐蔽在马家河小桥头截敌退路。县大队副大队长罗平带领一中队一排埋伏在龙池南门草市场截击和打援。九区区委书记陈玉章带领九区中队一小队埋伏在齐西策应,二小队三小队埋伏在岱邱策应。龙池、马渠的民兵在本村设伏,周边村庄民兵严阵以待,听见哪里有枪响就第一时间奔赴增援。

当天夜晚,月明星稀。参战部队和民兵连夜出发,午夜时分进入设伏地点,作好了战斗准备。

拂晓,徐家庄据点里留下少量的日伪军守据点,其余100多名衣着不整的日伪军全部出动。狡猾的敌人没按正常路线向南经北白塔、龙池去马渠,而是先北后东绕过王家庄子返回头向南行走。当敌人走到龙池南边草市场的时候已很疲劳,便停下来休息,有的蹲在地上抽烟,有的四下张望,有的跑到小河边洗脸。罗平见此情景,料定敌人改变了行走路线,果断下令:“同志们,敌人来了!打!照准打!狠狠打!”战士们听到命令,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雨点般投向敌群,炸的敌人抱头鼠窜。有一小股伪军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的魂飞魄散,掉头窜于龙池,沿村街向北逃跑,又受到龙池民兵的截击,当场毙命。日军惊魂稍定,便纠集分散的日伪军还击,战斗打的非常激烈。

齐西村里也响起了枪声,被打散的一股日伪军从齐西西门进入,受到九区中队一小队和民兵的伏击,被手榴弹一阵狂炸。陈玉章见敌众我寡,不能硬拼,率队边迂回阻击敌人,边从齐西南门向北白塔方向撤退,引诱敌人进入县大队的埋伏圈,枪声响成一片。

埋伏在北白塔的宫愚公听见龙池、齐西同时响起了枪声,料定战局发生了变化,考虑到设伏在齐西的力量只有九区中队一个小队,人员较少,即率部增援。战士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如猛虎下山,从齐西南门冲向来犯之敌,转眼就击毙、击伤和俘虏了6名伪军,击溃了敌人。宫愚公发现3名日军在村外沿着河沟土坎向北逃跑,便命令一排将其活捉。一排二班班长长王振铎、副班长孙同孝生擒了日军士兵龙达和青山。日军卫生员岗森在另外一条小路上奔逃,两名战士紧追不舍,边追边用日语喊话:“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岗森看见追兵越来越近,把身上带的卫生箱、钢盔、弹盒、枪支全部扔掉,轻装快逃。一战士见此情景朝其头顶上部放了一枪,子弹“搜”的一声从岗森头顶飞过,只见他一个琅跄跪在地上,举起双手,做了俘虏。

随后,宫愚公又率队从草市场西边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受到两面夹击,伤亡惨重,夺路向东抢占了魏家茔地,以坟堆为掩体,继续顽抗。宫愚公立即指挥县大队二中队一排二排从西边向东进攻,正面打击敌人。罗平带领县大队一中队一排迅速迂回到魏家茔地东侧的零星坟地由东向西从敌人背后发起冲锋。陈玉章带领九区中队一小队看押俘虏和缴获的枪支弹药。隐蔽在马家河小桥的二中队三排和留在岱邱策应的九区队两个小队以及龙池、齐西、北白塔、岱邱、马渠等村的民兵也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枪炮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响成一片,日伪军处在县大队、区中队和民兵的层层包围之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得乖乖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活捉日军3名,击毙日伪军20多名,俘敌80多名,缴获“六〇”迫击炮1门、轻机枪1挺、长短枪100多支。战斗结束,县大队有一名战士光荣牺牲,两人受伤。

战斗结束,被俘的三名日军士兵龙达、青山和卫生员岗森被带回县大队营地,他们不了解八路军的政策,内心深处怕挨打,怕杀头,怕回不了日本,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心理恐惧到了极点,又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就像瘪了的气球充满了气体,思想处在及其矛盾之中。县大队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拷问、用刑,只对他们简要讲了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第二天便派人把他们送到清河军区驻地。

清河区是山东一块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因位于小清河下游一带而得名,当时昌邑属清河区领导。3名日军来到清河区以后,八路军不但没有给他们一枪,反而对他们热情招待,第一天就按时给他们送饭,还劝他们多吃。几天后又带他们到训练队接受训练,学习共产党、八路军关于抗日战争的纲领、政策,学习八路军对待俘虏的政策,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不幸和灾难。他们经过反思,扯碎了“武士道”的信条,从“大和魂”的迷雾中挣脱出来,解除了疑虑,决定弃暗投明,投靠八路军共产党。

学习结束后,龙达、青山、岗森等人来到了昌邑县独立营(县大队)。独立营的战士都把他当战友对待,平日里龙达他们就教独立营的战士们学习简单的日语,也向独立营的战士学习汉语,听战士们讲故事。遇到独立营开展政治攻势,龙达他们就向据点炮楼里的日伪军“喊话”,从思想上瓦解日伪军。

平日里,龙达他们向战士们传授日本武器的使用、拆装和修理技术。有时独立营召开联欢会,他们或向八路军战士讲日本民间故事,或同八路军战士同台表演文艺节目,也像八路军战士那样,给群众担水、扫院子,向姊妹团学摇纺车纺线,同老百姓说说笑笑,亲密无间。

一年的时间,龙达等人和八路军战士从仇敌到战友,相存相依,共同战斗。他们配合昌邑县独立营拔掉了昌北的所有日伪据点,圆满完成了任务。1944年冬,离开了昌邑,被调到清河军区,后回日本。

龙池伏击日本兵是龙池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朵花絮,历经70多年风风雨雨,久传不衰。

注:根据《昌邑县志》《昌邑通典》《抗战时期昌邑军民保卫渤海走廊》《讲抗战故事》《昌邑武工队里的日本战士》《抗日战争时期》等文献资料改编。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