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昌邑人文 | 一句歇后语背后的爱情故事

昌邑人文 | 一句歇后语背后的爱情故事

在昌邑城北一带,有一个歇后语,大家竭尽所能办一件事却没办成,就发恨的说:“张先生放学——散伙!”这句歇后语至今还在人们口头流传,但今人多不知这个歇后语的来龙去脉,致使荒野村夫用非常低级的语言编造出黄色的丑闻,甚至被说书先生编成小段在乡间说唱,把张先生在教学期间发生的一段爱情悲剧,演化成一段不堪入耳的笑料段子。
1972年,我调到城关公社任团委书记,第二年的初春,公社在黄辛村召开栽种窝地瓜现场会,上午散会后,我与张立中,张明启被黄辛一个很有文化的老者邀请去他家吃饭,他们三人是老友,都有着对乡村人文历史的爱好,张立中就问:“您这个地方有句粗语,‘张先生放学——散伙’ ”是什么来历,这位老者就讲了这句歇后语的生发过程。尽管事过有年,但对老者的讲述记忆犹新,近日重新梳理了这个故事,回放给各位读者。
距昌邑城北八里有一座庙,,因建在春秋时期伯牛赏月台上,被称为高庙。庙建于何年早已无考。庙的正殿三间,青砖青瓦结构,内供奉的神像是孔门三贤,东厢三间,内塑药王孙思邈神像,西厢三间,供奉的是张天师,青砖圈墙,高起门楼,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庙宇。因离周边村庄较远,除有节庆和所供神像的诞辰日,平时很少有人踏入光顾。此庙很小,又远离村庄,多年得不到修缮,庙内塑像已不存在,几近荒废。
在清代,为兴办乡村教育,周边村庄的有识之士欲兴办私塾学堂,为使附近村庄孩童求学有所,塾址就选在在高庙里,于是就聘请张先生来坐馆教读。因当时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在校的学子年龄都偏大,虽学的是启蒙读物《三字经》,但有的学生已接近成年。
张先生就此坐馆,他察看校舍,见庙内有庙主家存放的一口大红寿材,令他面带韫色,便向塾东家提出要求,是否将这口棺材移走。塾东言说:“这口棺材是庙主家老掌柜的寿材,用上等的香椿木制作,进到庙来就能闻到香椿木散发出的芳香,老先生不必忌讳,常言说,‘日伴寿材睡,添福又添岁!’张先生饱读诗书,不信那些鬼神邪道,也就渐渐的适应了高庙的环境。
学校开学,为管好众童生,张先生就选中了一个叫天赐的学生当大学长,替张先生在课外代管众位学童。在那个年月有早婚的习俗,天赐虽读私塾,但其父母在三年前就给他聘柬定婚,女方的是邻村的张姓女子,名唤小梅,时年天赐岁在十八,女方比其年长三岁,女方的姥娘家和天赐是一个村,由其姥娘找人做媒,成就了他二人的婚约,因有乡里“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双方家长都很满意,一致同意天赐学满后就举办婚礼。男女二人虽已定婚数年,但二人从未见过面,对方的长相也就在自己的想像中。
一年清明节,张先生按照常规,放学三天。张姓女子来到了她姥娘家,二人不相识,却在秋千架下偶遇,无意中俩人站到了一起,秋千架下的大男少女就一同起哄,齐声高喊:“都来看天赐媳妇!”众人你推我拉,就把天赐和小梅推搡在了一起。在极度封建的社会背景下,男女授受不亲,初次的肌体接逐,将两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羞了个粉脸绯红,急忙争脱各奔东西。天锡和小梅有了这第一次相会,给双方留下了深深的思念和无穷的牵怀。
待到这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日,也是高庙的庙会,是日商贾云集,香客成群,四乡八疃的人群聚到庙会场地,是周边村庄进行商品交易和游玩聚会的日子。小梅与其母来到了庙会上。站在高庙大门旁的天赐更是目不转睛的四下寻找小梅的身影。小梅的母亲去庙内进香,小梅在庙门外等待,与天赐相遇,天赐施以眼色,漫步走离,小梅近距跟随,避开众人眼目,俩人来到了空无人影的梨园,敞开了心扉,叙说着心语,二人有说不完的情话。天赐说:“今日庙会,师傅回家探亲,夜晚不归,让我在庙内看门,你可在日落后偷偷的走出家门,我在您村头接应,避开他人耳目,咱到高庙里尽情的畅谈!”小梅点头应允,不知不觉天已至午,在依依不舍中各自离开,期盼着太阳快快落山,光明早早退去。
小梅回到了家中,满满的爱情充实着她的身心。天黑饭罢,其母在灯下纺棉,小梅谎称身体不适,要求早睡,她俏俏的走出庭院,沿着墙根走到了庄外,与天赐在在柳树下相会。二人并肩前行,来到了高庙的正殿,两个相爱的人聚在一起,卿卿我我,情意绵绵,蜜语发自心田,情话相互关爱,情不自禁的两人的手就牵在了一起。蓦然间,庙院内响起了急速行进的脚步声,天赐和小梅惧怕之极,生怕私下相会暴露,情急之下天赐掀开了停放在庙内东山墙下的大棺材,就将小梅藏在了棺材之中。
这口大棺材是庙主家老掌柜的寿材,寿材是生前准备好的棺材,有民语称:“寿材停庙内,活到一百岁”。这日老掌柜的暴病身亡,安排一帮亲房近支,到庙内抬回棺木夜间停灵入殓。这帮人进到庙内,用绳索捆好棺木,齐声哈号,急匆匆的将棺材抬出了庙门。此时的天赐,在庙院内急得又是蹦高,又是转圈,捶胸顿足,懊丧之极,用头撞墙不觉痛庝,用脚跺地不知酸麻。心想,为了自己一时之欢快,把个苍天捅了个大窟窿,以后还有何脸面坐在学堂之内,有何脸面听师傅传经授道,甚是愧对父母和师尊,更害苦了小梅,如此下去,有何脸面活在世间,这等丑事要让乡邻街坊笑谈百年,定成万夫所指,留下千古骂名。
空旷的田野,孤立的庙堂,仰望星空,残月如勾,似一把锋利的镰刀悬挂在天际,正在一刀一刀的剜割着天赐的心。思来想去,他把心一横,倒不如悬崖撒手,了却此生。他解下腰中扎包,搭在庙门框上,双手抓住了绳套,带着对小梅的愧疚与眷恋,脖项伸进套内,撒手人寰,上吊而亡。
老掌柜的家人将棺材抬进了庭堂,敞开棺盖,小梅在里面即时站起,悲声嚎天,在场众人吓的魂飞胆破,东躲西藏。小梅急匆匆跑出门外,漫无边际的一路狂奔,一路悲声。见路边有一幢石碑,用足了力气一头撞去,顿时鲜血飞溅,脑浆崩裂,用她的生命来诠释情爱的真谛和自由。在催残人性的封建观念威逼下,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被揉搓成泥,可真是:“揉碎红花撒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那个年月虽然通讯落后,但传播这样的奇闻异事,比现在的手机还快,两个村庄的两家早已乱了阵脚,天赐与小梅双双殉情的消息,已经轰动了附近村庄,天赐母呼天呛地,为独子的死悲恸不已;小梅家更是悲愤交加,没想到有婚约多年,相爱的人一次偶然的邂逅而害得走投无路的小梅撞碑保贞,村民更是由同情转为愤慨,聚集在两家门前,感慨叹息,一致要求将两人合葬。
痛定思痛过后,经双方家长相商,将他二人合葬在一起,使他二人生不能同寝,死后能同穴。到了第二年的祭日,坟头上长出了两颗牵牛花,花开红白二色,藤蔓紧紧的缠绕在一起。村中的青年男女纷纷来到墓地参拜,羡慕他俩为争取婚姻自由的抗争精神,祈求获得美满良缘。
事件过后,张老先生探家归来,发生了这样的事感到丢失了脸面,是日,他把众学童和家长招集在一起,当众宣布,放学——散伙!他背着行囊铺盖,怏怏远去。自此始,留下了经年不衰的歇后语:“张先生放学——散伙!”
        赵仲泉于2021年6月写于昌邑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