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化 宗族文化:五服与九族

宗族文化:五服与九族

民间谈起同族兄弟之亲近程度,经常以“五服以里”或“出了五服”来界定。五服是什么概念?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五服的界限?其实,五服源自孝服,与九族有关。

中国的封建社会以父宗为重,人们的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在九族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即“死为服丧”。丧服分五个等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五款丧服依次递减,即为五服。

《礼记·丧服小记》所述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

斩衰(音摧),丧服名。衰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至明清时期,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三年丧二十五月毕”)。

齐衰(zī cuī),丧服名。齐,下衣的边。齐通纃,衰通缞。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做,“五服”中列位二等,次于斩衰。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故名“齐衰”。有别于斩衰的毛边。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

大功,亦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月。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

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

缌麻,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

《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

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早已从“厚葬”向“厚养”转换。当下的农村,一般都是直系三代穿孝服了,外围两代一般都是只戴个黑色的孝袖章,发丧送殡也多为一天完成了。

五服虽然原本指代五种孝服,但正是丧葬文化的界定作用,逐渐把“五服”的含义演变成了五辈人的意思。民间约定成俗,也就有了“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如果传统丧葬礼仪上相互穿不着孝服,就会说“出了五服了”。

另外很多地方都有宗族传统,五服之内不通婚,此文化的延续,很好地保障了中华民族血统遗传的科学性和先见性。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