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游子吟 | 小年 • 小念

游子吟 | 小年 • 小念

又是小年。 
在昌北老家,我们不叫“小年”,叫“辞灶”。虽然进城多年,我还是习惯说“辞灶”。早上,一个老乡在微信群里说,我记得小时候在家里小年要扫屋子,打扫卫生对不?叫“辞道”好像,是不?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俩字…… 

我把她好一个笑话。又不耐其烦地给她普及了一下小年的来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较真,我想,对“辞灶”的念念不忘,应该是一个客居青岛的昌邑人“最后的倔强”吧。

《辞灶》张国志 画
小年,就像是进入春节的一个分水岭。平常的日子,从此有了过年的味道。中午我去青岛郊区办事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鞭炮的声音,突然意识到,真的是要过年了。是啊,老家的辞灶,晚上吃饺子之前是要放鞭的。这是过年的第一次吃饺子,第一次放鞭。忘不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疯了一下午,晚上回家吃饺子,院子里弥漫的鞭炮的硫磺味和饭菜的香味混在一起的味道。在现代的城市,鞭炮声随寡淡的年味渐渐消失,但这样的场景像是新年的序幕,从小植根于我的内心里了。 
到了小年,我和在青岛的老乡们的联络也多了起来,女儿也从我电话里学了很多我的乡音俚语,她常在我挂断电话以后,学着我的口气逗我:又是你的“锅锅”?“爷罢是什么意思”?我说,……你是个女孩,别胡说八道哈。 

又是一年。小年,也像是这一年进入总结的开始。昨天我刚去理了发,今天下午抽空,又去一中师弟的诊所洗了洗牙。好像忙活了一年,从这天开始,大家都要好好犒劳下自己。这几天,朋友间聊天内容也多了些一年工作的总结:今年干的怎么样啊,你还在原单位啊,收入还可以吧……遇到疫情大家都不好干,能坚持住就不错了。

董绍龙 摄影

小年开始,挂念也多了起来。中午发小东海在微信上问我:哥,什么时候回来啊。我说,想我了?快了。他说回来多待几天啊。晚上经过楼下小卖部,发现卖的灯笼很漂亮,想起家里的灯笼好久没换了,我赶紧给俺娘电话:俺楼下有卖带电池的灯笼,你就不用拉电线了……我话还没说完,就听俺娘在电话那头连说,不用!不用!咱那个灯笼还挺好,别花钱了…… 
好友黄总去年底把公司搬到了青岛,前两天吆喝着,把老婆孩子接到青岛过寒假。傍晚的时候,我开车经过他公司楼下,突然想起应该关心他一下。我打给他,说,黄总啊,第一次在外过节什么感受啊,是不是有点想家啊。他故弄玄虚地问,你怎么知道的?过了一会,他憋不住了:不瞒你说,我都快上高速了,不行,呛不了了,俺得回家!我俩不约而同哈哈大笑起来。是啊,每逢佳节,最让你不舍的就是对家的牵挂,不在外乡的人,体会不到。我能想象得出,明天一早他躺在家里刷手机,看到这个篇文章,莞尔一笑,得意的样子。 
这几天回家的老乡反馈说,老家对返乡的人员并没有采取加码措施。感谢家乡的科学防控,让我们这些游子可以有老家可归,让这些离愁别绪有地方可以暂时安放。其实,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老家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了。就像今天所说的“辞灶”,在我的语境里,都有些陌生了。离开故乡多年,在外的游子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时空,故乡渐渐成了心中遥远的念想。 
小年的冬夜,我还开车奔波在青岛的街头。“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__我把音乐调到了最大声。 
伙计们,等着我,过了辞灶,回家过年! 
作者:继评。老家龙池,客居青岛。就职大众报业集团。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