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历史人物 昌邑石埠进士翟德先

昌邑石埠进士翟德先

翟德先,字祗台,山东省昌邑市石埠村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莱州府考中秀才,越十八年(1802)赴顺天府中第三名举人;清嘉庆七年(1802)赴京会试,以第三甲七十五名连捷进士。

翟德先受家庭熏陶,自幼喜好读书,未满十岁,即能背颂五经与左史,皆其父与之口授。及长,于他事无所用心,整日惟好读书。外人观其风采,似疏枉者流,然与其谈经史、论文章,则理学渊博,侃侃有据。二十岁中秀才,便得到莱州知府的赞许。

嘉庆辛酉年(1801)翟德先赴济南府应试时,有住青山清凉殿内道人指点,言其祖上有损阴德之行为,不宜在济南府参加应考,当去顺天府为佳。因当时济南府会考时,主考官得命兵丁打开鬼门,言之地下鬼神与之参考生员结仇者可即行报复,晨昏时分,命杂役人等鸣锣高呼:“头上三尺有神灵,人间善恶看的清,前世作恶今日报,莫叫子孙混功名,有仇者报仇,有冤者报冤,时候到,现时报,快来呦”。仅此一举,就将非善家子弟吓的尿湿裤裆,未行考试,就吓的先失去了几分底气。而顺天府考试,因近在天子脚下,冤鬼莫敢近焉,故鬼门不开。

德先回家后,问及父亲。父言说在乾隆初年,德先的爷爷年迈时纳一小妾,待孕后又将之卖出。道士缺阴德之说,可能指此。故命德先赴顺天府应试。顺天府辛酉乡试,参考生员五百多名。初场结束,主考拟定德先为第一名,二阅卷时,见其卷内王字上似有一点,细阅又非笔误,乃纸上原有黑色,故改为第三名举人。

翟德先中举后,捷报由京传至家中,石埠翟姓举家欢腾,亲友也奔走相告,家中大宴宾客,成为青山周边百姓中一大兴事,翟姓族人推贤德望重者为首领,去青山清凉殿烧香许愿,德先若能连蝉中进士即重修庙宇,树碑致贺。一时,青山上香烟升腾,鞭炮齐鸣,周边村庄之街谈巷语无不言及此事。时住庙道长说:“看来顺天府乃德先发祥之地。眼下应速派人去京师,告知德先不要急于归家,就地觅京城饱学之士师之,若发奋苦读,明年京城大考有望成为进士。

至清嘉庆壬午年,也就是德先中举的次年,适逢京师大比。时任大主考的是陕西武功人清乾隆状元王杰。翟德先三场过后,王杰见其卷面字迹隽秀,文辞凝重,年纪轻而文章老成,为可造之材。查其籍贯是山东昌邑,即派人去找自己的好友孙含中。这孙含中是昌邑孙家道照人氏,是乾隆十八年三甲第四十八名翰林。正是王杰任付主考。两人既有师生之谊,又是好友。孙含中就说:“翟姓在昌邑是名门望族,与我道照孙家世代连姻,早在明正德年间有翟瓒者即以三甲第六名科中翰林,后为正德、嘉靖、二朝重臣,官至都堂,位显朝廷。其后人科发京城,乃在情理之中。”王杰听后就亲点翟德先为嘉庆七年三甲第七十五名进士。

翟德先中进士后,放任河北高阳知县,缘其学文渊博,有识之士多愿听其教诲。但因德先生就与书本学问结缘, 不谙官场吏制之要害,官场奉迎一无所知,礼尚往来更无从谈起,逾二年,吏部都察称其绌于吏治,改任泰安教授。

岱宗书院在泰山之阳,因其地瘠民贫,众乏教化,多年来朝廷科举应试者廖若晨星,翟德先到任后,购值图书,亲选教员,扩建校舍,动员能得温饱者之子去书院读书。一时众人交口称赞。几年后,岱宗书院学子中秀才者颇多,中举人,中进士也不乏其人。今在泰山关帝庙内右侧立有石碑一幢,至今上面刻有翟德先的名字。

《恭祝皇清太学生濬公张年兄八秩荣寿序》

翟德先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多留在泰山任所,而今在昌邑能看到的仅有《百咏诗序》、《恭祝皇清太学生濬公张年兄八秩荣寿序》两篇文章。

《恭祝皇清太学生濬公张年兄八秩荣寿序》寿屏原装裱于12面屏风上,寿屏单幅宽57厘米,长157厘米,白宣纸本,正文行草书,文后为“亲友”姜镤等50人、“族人”张九思等27人姓名。由寿序内容可知,该序主人张濬亦为昌邑人。

赵仲泉2008年10月写于文景明居南楼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