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昌邑文学作品 于志亮:遥远的回忆——在饮马中学工作的日子

于志亮:遥远的回忆——在饮马中学工作的日子

近日翻看订阅号,看到《鄑邑人文》里一篇有关饮马中学的文章,作者充满怀旧的文字,唤醒了我尘封已久的青春印象,勾起了我的有关饮马以及饮马中学的模糊而又清晰的回忆。沉淀在记忆深处的饮马中学,又一次从心底浮现,彼时彼地青春的影子,也便摇曳在泛着情感浪花的脑海里。

有关饮马中学的前世今生,我至今也说不出多么准确而详细的情状,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抹掉我对他的深沉厚重而又历久弥新的印象。

记得1989年大学毕业,去昌邑县教育局报到,领取了自己的分配调令——饮马中学。拿到调令的那一刻,就在想象饮马中学在哪里,是个什么样子,但那是想象不出的,只是约略知道,他在昌南。昌邑县的辖区,南北狭长,一条下小路贯穿南北,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昌邑县,一条线”。所谓昌南昌北,大约是以当时的石埠镇为界吧,其南谓之昌南,其北谓之昌北,至于饮马中学在昌南的哪个位置,就完全不知道了。因为那个年代交通依旧不便且求学时少有四处游走的机缘,行踪有限,视听闭塞。等以后往返走地久了,才知道我家距离饮马,足有70多里之遥。

去学校报到,在自行车上捆好行李,就一个人摸索着出发了,自己也知道,只要是往南骑,肯定没有错。当时好像是走的国防路,由西往东穿过石埠,到下小路折而向南。路上还遇到了查自行车牌证的——在当时自行车就是人们最惯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了,如果没有牌证,是要罚款的。一个人的路途是无聊而漫长的,一路向南,不知过了多久,才进入饮马南北街。

报到时是慈祥和蔼的于校长接待的我们,那一年连我在内分配去了四个人,我教语文,还有教数学的冯老师,教政治的董老师和教英语的周老师。这前后几年,补充了不少新分配和转调来的教师,饮马中学的师资显然充实了很多。

学校是在离中心镇区二里路远的地方,分南北两院,中间村道把校园分一为二,主要的教学与活动都是在南院。一进校门,是一条不长的甬路,路两边是高大婆娑的芙蓉树。枝叶交通,遮出了一段浪漫而阴凉的拱形“迎客厅”。大门西侧是门卫室,其实,那时也太不需要门卫,只是在白天按时敲响高挂在树上的钟,敲响上课下课的时间。再往里走,正对着大门的就是南院唯一的一座两层小楼,所有的办公室都在这座楼上了。楼南边是两块篮球场地,场地是土质地面,篮球场东边就是高二、高三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以及学生宿舍前面的我们的单身宿舍。我们宿舍的前面就是运动场,依旧是土质的,环形跑道的里面是没有草的足球场。二层楼的西侧从北到南依次是高一教室、教工宿舍和后勤处。整个的校园在那个年代也是不算小的了,屋舍虽然简陋,但处在比较安静的地方,自有他的古朴和幽静。

沿着穿过学校的村路向西不远,有一座烈士祠,那更是一个幽静肃穆的所在。平时少有人至,偌大的院子里整齐地排列着有名或无名的烈士的坟墓和墓碑,还有密密生长的松树。松风阵阵,伴着长眠在此的英雄们。烈士祠里还有高大的柿子树,至今记得守祠人送给我们的柿子,大而脆甜。沿着路再往西,就是赶仙庄、山阳以及我叫不上名字的村子了。

当然,那里还有一个最著名的所在——博陆山。博陆山在潍河东岸,相传为西汉博陆侯霍光的采地,此山因而得名。又因其形状如卧驴,当地人就称其为驴山。山阳村即是因在博陆山南而得名。现在,那里已经开发成博陆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了,每年一度的梨花节,漫山的梨花盛开,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赏梨花,观盛景,品美食。原来我曾独自登临过的荒山,已经变成了天堂般的存在。

饮马镇,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底蕴极其丰厚的地方。有博陆山周代遗址、博陆侯霍光采地等古迹,而饮马镇的名称,就是源于唐太宗曾经在此处饮马次驻,这就使得饮马镇充满了古老的神奇色彩。而彼时的饮马镇,也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纺织重镇,在整个昌邑县举足轻重,与昌北因印染而闻名的柳疃南北分峙,遥相呼应。

当时报到,骑车穿行在饮马长街,很是惊讶街道的宽阔长远。其实饮马长街,就是下小路绵延至此,为周围几个毗连的村庄簇拥而成,人烟阜盛,街巷繁华。印象比较深的是临街的供销社,那是我经常去的地方;还有电影院,记得自己为了完成一篇影评作业,曾经专门买票去看过一场电影,整个的电影院是砖石构筑,高大而古朴,在那个年代,一个乡镇就拥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电影院,也是罕见。

我在饮马中学待过了四年,这期间有太多的生活的片段让我难忘。篮球场上,我们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和年轻气盛的学生比赛,汗水浸透了那段美好的岁月;足球场上,插上两根竹竿作为球门,便开始我们滑稽蹩脚的足球比赛,一脚穿云,把我们独有的快乐带上了九霄;我也曾跟同事拿着乒乓球拍到经管站、税务所等单位辗转打球;带着学生去郊外植树;周末和同事骑车去爬三合山、峡山。三合山上,采摘着野菜,寻觅着三合山战役的遗迹;在峡山峰顶,我们将随身带的啤酒饮尽,啸傲四野,然后乘兴而归。记得同事体力尤健,返回后发觉钥匙遗忘在了峡山峰上,自己又骑车往返,的确是让我佩服。

饮马街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这真是一种美好的安排。我们在集市上买了热乎乎的毛蛋,边走边吃;每次赶集,都要去买那至今都忘不了的西金台好吃的粽子,甚至以后回到县城工作了,也要打听着去昌邑大集买那米香弥漫了我的青春的美食。那段岁月,真的满足了一个农村青年特有的朴实而充实的生活愿望。

很感激学校,也很感激那些学生。刚刚毕业的我们,没有经验,学识尚浅,但学校给了我们成长的平台,学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边教边学,跟学生一起,一点点提高,一点点进步。那个时候条件艰苦,印刷讲义需要先把蜡纸铺在钢板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写下来,然后再用带有油墨的滚子,来回滚动,一张一张的印刷。在这一来一回的滚动中,也把我们的青春与努力,印在了饮马中学历史的墨香里。

很感激我的同事们,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们互相的陪伴,我们曾去北孟同事家里帮助收拾庄稼,也曾去岞山朋友家的麦田里帮着收割小麦,曾结伴去丈岭中学拜访好友,在来往中充盈了我们年轻的生命。忘不了吃饭时我们蹲坐在宿舍前的石桌边,边吃边聊,天南海北,心怡神飞;忘不了晚饭后去已成家的同事家里坐着板凳看电视,热闹温馨;忘不了孤独的周末,我与好友一瓶串香,一包花生米的对酌,静对蝉声,酒酣而梦;忘不了回家路上一路往北的结伴飞奔,叫喊声在天地间肆意升腾;忘不了返校途中遇雨暂避围子中学老同事家的盛情款待……

俱往矣,一切都成为遥远的回忆。饮马中学其址犹在,可那曾经吹过青春的风呢?曾经的春花夏雨,秋霜冬霖,连同那些年的那些景,那些事,都尘封在过去的岁月里。每每回首,还是让人忍不住地唏嘘感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饮马带给了我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人,最开心的事,最纯粹的情。今天,熟悉而又陌生的你,如果我再次踏上你的土地,你可还识得我的思念的足音?

后记:古人云:“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时至今日,很难用华丽的辞藻去抒发青春年华的深厚浓郁的情感,聊以轻淡的文字,记下往事与曾经,以表我对在饮马的青春岁月的遥远的思念。在离开饮马之后,曾写过一首感怀诗,感慨曾经的美好岁月,亦附录在此

五秩书怀

蔷薇初满三月架,吾生已过五十年。

回首匆匆来时路,半是沧海半桑田。

闲来偶觉浮生梦,一弦一柱忆义山。

少小辛苦励吾志,耕云种月度时艰。

汗随麦浪镰头尽,卷翻灯影窗纸寒。

负箧县邑师恩重,同学三载义如天。

书生各逞凌云意,我亦昂昂登教坛。

饮马池留唐王迹,梨香伴我博陆边。

肯舍兄弟蓬飘去,幸返母校续旧缘。

育桃种李五千日,轻枕白水心如鸢。

今数马齿日日损,未肯碌碌卧槽间。

自古迟暮几运起,英雄中流挽狂澜。

海晏河清逢盛世,盛世当写盛世篇。

豪气扶摇临仙宇,敢借吾生三百年。

也曾赴峡山看望旧雨,途经饮马写了一首感怀的小诗,车轮飞驰之间,吟出我的幽幽思念。

采桑子 峡山行(一)

轻车直向南山去,恰是端阳,萧艾飘香。旧地重游旧梦长。

孤峰枕向潍流瘦,平泽辽荒,举目成伤。解愠薰风何日扬。

(于志亮2022年7月5日于潍城)

 

关于作者: 昌邑之窗

小城昌邑,欢迎来做客

热门文章

© 2022 昌邑之窗 (海外版)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鄑邑文摘 | 站点地图 | 声明:原站关闭后,由海外游子搜索历史数据复开,不提供交互,仅作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