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一座昌潍平原上的小城,自古没有北门。北城墙外有个村庄叫做董家城后——城墙后面的村庄之意,这儿是我的老家——当然,这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情景了——董家城后往西不数里有个大村疃,叫做辛郭。那里有一座辛郭山,实际是个土埠子,地形迤逦而开阔,是有名的山会聚集地。每年春天三月十五,四乡八疃的乡民都往这里集中,挑担的赶车的步行的络绎于途。山会上,但见人声鼎沸,骡马嘶鸣,牲畜市、锨镢锄头市、筐篓扁担市、干鲜货、青菜瓜果、衣服花布、鞋脚袜子……依山傍野,布幔席棚,十分热闹。
旧社会,老百姓苦啊,一年到头啃窝窝头、地瓜干。除了年节吃块白面饽饽,再就是盼着赶一趟山会了。遇上大人心绪不烦,才肯带我赶一趟山会,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除了看热闹就是踅摸吃食摊儿,一双小眼睛专在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搜寻。
卖刀切糕的是一辆独轮平板车,盖布底下露出刀切糕的横断面,白米红枣特诱人。卖江米粽子的支搭着布棚,大锅冒着热气,新出锅的粽子盖在锅中,用竹签挑一个当幌子,绿色的苇叶包成三角形,看看就引出了馋虫儿。山会上也少不了油条,昌邑叫“香油果子”,实则花生油炸的,果子是椭圆圈儿形状,用一根细而韧的草穿一串儿,妇女们拎在手上,香气扑鼻……值得一提的是“水煎包子”,虽是个包子,却有独特之处,色香味形皆佳,其制作也颇有诀窍。
煎包各地都有,一般都是包子底部结一层油锅巴儿,可谓千篇一律。而昌邑的水煎包独辟蹊径——上下双层油锅巴儿将包子裹在中间,油光剔亮,香气四溢,好吃好看。卖水煎包子既是个辛苦活儿,又得有一份手艺。要提前一天砌好锅台,备下柴禾、平底大锅、铲刀子、面粉、韭菜、粉条、油、盐还有清水。趁早动手,等山会上人了,这儿香味儿也飘出来了。等到两面都结了油锅巴,包子也熟了,吃客要多少,铲刀铲了装盘,用筷子将那薄如蝉翼的金黄油锅巴连成片的包子拨开,咬一口外酥里嫩,韭菜鲜,油香,油锅巴儿脆,成为山会的一大亮点……
半个多世纪倏忽已逝。现如今,昌邑县改市多年,面貌今非昔比,俨然潍河边上的明珠,烟潍公路上的现代化城市了。山会属于乡村贸易,更是传统民俗活动,辛郭山应该更其兴旺,水煎包子不知还有得卖否?笔者查阅2000年出版的《昌邑文化博览》,其“乡土瑰宝”栏目收录了一些地方名吃,只是未见水煎包子,它或许太过普通而难登大雅之堂,却是属于民间,属于山会吧。济南乃集山东各地名吃小吃大全之省会城市,怪哉,遍观市场,煎包比比皆是,唯独不见两面有油锅巴的水煎包子。
面对春天,不禁想起昔年老家的山会美食,絮叨几句,权当过一把水煎包子瘾吧。
作者简介:董宝琳,昌邑董家城后村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大众日报编辑。